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缺失道德信仰的道德教育的批判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道德教育实效性低迷一直是困扰德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问题。其根本的原因在于道德信仰的缺失。原有的道德价值规范已经不足以解决今天的道德问题,单纯的道德灌输也不能将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自觉,道德教育面临着多方面的指责。问题的解决终究要归于道德信仰的建构。
作者
张丹丹
机构地区
山东师范大学
出处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7-38,共2页
Journal of Liaoning Academy of Governance
关键词
道德信仰
道德教育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宋学红.
普世伦理与中国道德教育的现代化——兼论“文化中心主义”的道德教育观[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2):107-110.
被引量:2
2
杨乐强.
道德信仰化与信仰对道德的本体论价值[J]
.浙江社会科学,1998(4):69-73.
被引量:13
3
檀传宝.
论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49-54.
被引量:43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高扬先.
关于建立普遍伦理的思考[J]
.求索,1998(5):71-74.
被引量:28
2
万俊人.
儒家伦理:一种普世伦理资源的意义[J]
.社会科学论坛,1999(Z1):38-43.
被引量:31
3
张汝伦.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J]
.哲学研究,2001(2):17-24.
被引量:131
4
江泽民.共同创造美好的新世纪二00一年新年献词[N].人民日报,2001-01-01.
5
[7]杨深.走出东方:陈序经文化论著辑要[Z].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6
[德]孔汉思 库舍尔.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9..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日]池田大作.二十一世纪的警钟[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6.
9
鲁洁.
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
.教育研究,2000,21(7):3-10.
被引量:317
10
孙喜亭.
人的价值·教育价值·德育价值(下)[J]
.教育研究,1989,10(6):10-15.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55
1
韩峰.
当前高校德育现状及改进对策[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8,26(S1):63-65.
2
林刚,闾彬.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道德信仰重建的主要原则[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5(1):5-8.
3
卢卫军.
防范信仰危机 复兴诚信传统——谈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的综合整治[J]
.龙岩师专学报,2004,22(5):118-120.
4
王强,吴云.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道德信仰的历史逻辑功能[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0(4):22-25.
被引量:7
5
罗中枢.
论信、信念、信仰、宗教信仰的特征及意义[J]
.宗教学研究,2007(2):128-131.
被引量:26
6
闾彬.
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道德信仰重塑的具体路径[J]
.理论与现代化,2007(5):92-96.
被引量:2
7
闾彬.
论社会转型中社会主义道德信仰重塑的具体路径[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71-75.
被引量:1
8
毕正宇.
学校教育如何重构学生的健康生活观[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8(3):22-25.
被引量:6
9
张希梅.
道德信仰与道德教育[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1):98-100.
被引量:2
10
张希梅.
论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9(1):27-29.
同被引文献
4
1
刘丽容.
论道德信仰的缺失与重建[J]
.嘉应学院学报,2006,24(4):50-54.
被引量:3
2
檀传宝.
论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49-54.
被引量:43
3
任建东.
道德信仰:道德建设的本质与方法[J]
.唐都学刊,2006,22(1):34-39.
被引量:12
4
秦红岭.
认知式德育与信仰式德育的失衡——兼论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与出路[J]
.高教探索,2006(6):85-87.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2
1
伊文婷.
论高校道德教育中道德信仰的缺失与重建[J]
.梧州学院学报,2010,20(2):87-91.
被引量:1
2
伊文婷.
论高校道德教育中道德信仰的缺失与重建[J]
.教育探究,2008,0(2):71-74.
二级引证文献
1
1
严艳丹.
从信仰维度反思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J]
.新校园(中旬刊),2014,0(11):64-65.
1
李俊.
依据高中生心理特点 引导学生自我教育[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16(9):32-32.
被引量:1
2
王萍.
浅析思想道德建设的实现机制[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8):28-29.
3
叶甲友.
充足传统文化教育追求道德规范内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44-45.
4
田雪梅.
做仰望星空的人——谈谈我的教育信仰[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5(4):72-73.
5
杨蕊.
基础教育发展的阻碍:教师教育信仰的缺失[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21(1):92-95.
被引量:2
6
苏慧,向尧,张云爱.
少先队员信仰启蒙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教育科学论坛,2017(5):72-74.
被引量:1
7
丁国荣.
美育:实现道德建设知行统一的有效手段[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3):98-100.
被引量:1
8
刘巧霞,薄国纯.
信仰教育——教育不可忽视之重[J]
.党史博采(下),2008(2):39-39.
9
杜艾红,王湘林.
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缺失与建塑[J]
.湖北社会科学,2015(8):189-191.
被引量:4
10
王宏.
Flash课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祖国(教育版),2013(2):430-432.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