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技术转移:理论与政策述评
被引量: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早期的技术传播理论到现今技术转移理论、政策和战略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技术转移的丰富内涵,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随着国际技术转移的加速发展,国际上的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对国际技术转移的成因和机制提出了若干理论。重视对技术转移理论的研究,对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
骆新华
机构地区
湖北省对外友好服务中心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6-179,共4页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关键词
技术差距
技术转移理论
国家相关政策
分类号
F40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234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76
参考文献
9
1
李卫华.
经济增长中的智力与道德因素[J]
.经济科学,2000(1):108-113.
被引量:10
2
葛林生.中外经济增长方式比较[J].世界经济学,2001,(3).
3
荣芳,何晋秋.
国际人力资本流动的可持续性探讨[J]
.中国软科学,2000(6):82-85.
被引量:9
4
王震宇.
追访归国留学者[J]
.国际人才交流,2001(9):56-58.
被引量:1
5
子泓.
入世加速中国人才国际化进程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规模空前——2001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暨项目洽谈会综述[J]
.国际人才交流,2002(1):8-9.
被引量:1
6
[美]达尼·尼夫.知识经济[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7
[美]威娜·艾莉.知识的进化[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8
[美]詹姆士·奎恩,乔丹·巴洛奇.创新爆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9
[美]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二级参考文献
4
1
(美)R.H.科斯(Coase,R.H.)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
李卫华.
从社会均衡发展到经济有效增长[J]
.科学.经济.社会,1998,16(3):29-32.
被引量:1
3
鲁兴启.
印度人才外流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
.世界研究与发展,1992,14(6):19-28.
被引量:4
4
鲁兴启.
硅谷的人才流动[J]
.世界研究与发展,1992,14(6):31-35.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0
1
张玉嵩.
论道德是推进经济增长的内在精神动力[J]
.前沿,2004(6):159-162.
2
王鲁豫.
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下的农村发展[J]
.财贸研究,2005,16(2):28-33.
被引量:2
3
姚学清.
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民工潮”与“民工荒”[J]
.经济体制改革,2005(4):93-96.
被引量:12
4
瞿群臻.
人力资本作用机制有效实施的路径分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8):49-52.
5
任志成.
移民、贸易对世界劳动力市场影响的比较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6(9):24-30.
被引量:1
6
张运清.
对托达罗模型解读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反思[J]
.社会科学家,2007,22(4):158-162.
被引量:4
7
李卫华,孔靖平.
赶超战略的幻觉与发展中国家赶超的正确途径[J]
.改革与战略,2008,24(5):157-159.
8
王福波.
国内外人才流动理论研究综述[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24(2):118-122.
被引量:26
9
李卫华.
先发优势、后发劣势与发展中国家的赶超问题[J]
.全国商情,2008(B05):101-102.
被引量:1
10
张玉嵩.
论经济发展中的道德因素[J]
.河南社会科学,2009,17(4):115-11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34
1
何斌.
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现状、制约因素与对策[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3):98-102.
被引量:24
2
李英华,申之明,李伟.
武器装备体系研究的方法论[J]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4,18(1):17-20.
被引量:70
3
梁慧超,刘静,沈红丽.
基于技术差异分析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证研究[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42(3):97-103.
被引量:8
4
桑赓陶.
美国大学的技术转移与产业联络计划[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6,8(6):54-57.
被引量:2
5
桑赓陶.
美国大学的技术转移与专利管理[J]
.研究与发展管理,1996,8(4):54-59.
被引量:14
6
鱼金涛,郝跃英.
斋藤优的新著《国际技术转移政治经济学》[J]
.外国经济与管理,1987,9(8):44-44.
被引量:3
7
章琰.
大学技术转移的双重过程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7):27-30.
被引量:22
8
王继先.
探索对日技术引进与经济合作的新途径[J]
.世界机电经贸信息,2003(10):26-28.
被引量:2
9
郑永平,党小梅,吴荫方.
美国高校技术转移工作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7):109-110.
被引量:18
10
李文东.
全球化中的技术垄断[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9):42-47.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7
1
伊彤.
我国国际科技合作中的技术转移[J]
.中国科技论坛,2007(7):38-43.
被引量:9
2
陈俊良,徐培德,李志猛.
面向武器装备发展决策的未来战略环境描述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28(2):105-110.
被引量:1
3
胡冬云,李林.
中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述评[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20(4):117-123.
被引量:14
4
范拓源.
资源禀赋视角下的中日国际技术转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0):12-17.
被引量:1
5
孙淑艳.
浅谈我国技术转移政策发展[J]
.现代商业,2010(3):220-221.
被引量:3
6
李克林,马雪艳.
我国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发展策略研究[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42-44.
被引量:6
7
刘康成.
高校技术转移工作机制设计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7):40-41.
8
徐士元,毛志雄.
基于三重螺旋模型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1):172-174.
被引量:1
9
蒋君,凌锋,刘会景.
基于专利法律状态信息分析的企业技术转移关系研究——以胰岛素为例[J]
.情报杂志,2014,33(10):96-100.
被引量:5
10
曾繁华,陈建军.
技术垄断竞争问题研究回顾及评析[J]
.财务与金融,2015(1):86-9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6
1
雷孝平,桂婕,邢晓昭.
欧洲专利局专利法律状态数据深加工的关键问题[J]
.科技管理研究,2023,43(4):162-168.
被引量:1
2
曹曼.
论科学合作中的伙伴关系管理问题[J]
.工业技术经济,2008,27(6):144-147.
被引量:2
3
苏奕.
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研究现状分析和展望[J]
.商场现代化,2009(19):201-202.
被引量:2
4
陈怡安,占孙福,李中斌.
组织学习与技术转移绩效的互动关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8):190-192.
被引量:1
5
苏奕,纪彬.
中外国际科技合作的文献综述[J]
.广东科技,2009,18(17):59-61.
被引量:7
6
袁永久.
我国大学知识转移研究述评[J]
.现代情报,2009,29(11):221-224.
被引量:3
7
余东波,王鹏林,李瑞光.
云南省与南亚四国科技合作现状及发展对策[J]
.科技与管理,2009,11(6):1-3.
被引量:3
8
方亚楠,魏海燕,李后卿.
基于知识获取的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J]
.医学信息,2010,23(15):2794-2801.
9
刘国新,李梅芳.
关于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设置与运作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27(3):5-10.
被引量:1
10
汪国林,吴义忠,朱峰.
着眼区域经济发展 大力推进高校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设[J]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9):97-99.
1
高峰.
论技术转移理论与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3):20-22.
被引量:12
2
傅强.
技术转移的特点及其新领域[J]
.企业技术进步,1999(10):16-17.
3
张华,邵润堂.
国际技术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9(5):82-83.
被引量:2
4
穆荣平.
国际技术转移影响因素分析——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案例研究[J]
.科学学研究,1997,15(4):68-73.
被引量:14
5
全国第一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征文通知[J]
.对外传播,2009,0(8).
6
全国第一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征文通知[J]
.对外传播,2009(7).
7
全国第一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征文通知[J]
.网络传播,2009(9):1-1.
8
刁晓瀛.
欧美博览与传播理论新思路[J]
.中国广告,2005(12):29-32.
9
李横.
我国机械工业运行状况与发展模式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1997(4):34-35.
10
鹿中民.
中国的农机政策和战略[J]
.农业机械学报,1990,21(4):1-8.
被引量:1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