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评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分歧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中国近代,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买办势力相勾结,为中国社会的前进设置了更大障碍,中国只有通过斗争摆脱殖民主义统治,才能走上历史发展的正常轨道。中国在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的失败,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在于统治集团的反动腐朽。对“和”“、战”问题,应当具体分析。但在外国已经大举入侵的情况下,“主和”实际上就是投降卖国。把“主和”说成“明智”“、爱国”是对历史的曲解。近代中国农民的自发反帝斗争是以笼统排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带有原始、落后的色彩,但它本质上是爱国的、正义的、进步的,把他们的排外与封建顽固派的排外混为一谈是错误的。同样,对“反排外”也应具体分析,“反排外”的既有积极学习西方,谋求救国自强的先进人物,也有甘心受列强奴役的惧外、媚外之徒,绝不应一概予以肯定。中国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只有经过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真正的出路。认为“向西方学习”是中国“唯一的出路”的观点是与历史事实相违背的。
作者 林华国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高校理论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47,共7页 Theoretical Front In Higher Edu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陈旭麓.《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与卖国问题》,《光明日报》1980年1月8日.
  • 2.《列宁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
  • 3.《列宁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16页.
  • 4左步青,章鸣九.评戚本禹的《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J].历史研究,1979(12):3-14. 被引量:8
  • 5王致中.封建蒙昧主义与义和团运动[J].历史研究,1980(1):41-54. 被引量:17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86页.
  • 7.《列宁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6-327页.
  • 8吕浦,张振鸥等编译.《“黄祸论”历史资料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 9黎澍.《在义和团运动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J].历史研究,1989,(3).

共引文献794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