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港口》
2006年第3期11-12,16,共3页
China Ports
同被引文献13
-
1张心德.加快临港工业区建设 全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J].港口经济,2007(8):29-31. 被引量:1
-
2冯云廷.辽宁沿海临港工业区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港口经济,2007(10):39-40. 被引量:6
-
3郑连虎,秦洁.中国沿海城市发展的新观念与新态势[J].城市,2004(5):13-15. 被引量:1
-
4孙云潭,冉承宁,王玮,郑炯,丁爱梅.发挥深水大港口优势 大力发展临港产业集群[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22(1):83-86. 被引量:3
-
5沈文天 ,张荣昌 .产业集群理论与宁波国际港口产业群建设[J].商场现代化,2005(11):278-280. 被引量:6
-
6李丹阳,王利.大连市临港工业区的布局现状及趋势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1):101-107. 被引量:6
-
7郭庆祝,苏德利.发挥大连海洋优势 做强临港产业集群[J].港口经济,2006(4):33-35. 被引量:6
-
8邓日初.浅谈新会银洲湖区域港口作业区建设规划[J].珠江水运,2006(9):22-24. 被引量:2
-
9狄乾斌,韩增林.发展临港经济的国际经验及对大连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启示[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24(1):92-95. 被引量:7
-
10王毅力.港口经济与青岛城市互动发展分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5):84-8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8
-
1沈寰,秦华容.新形势下宁波—舟山港临港产业布局优化路径[J].当代经济,2012,29(15):99-101. 被引量:4
-
2孙彦宝.大连市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5):58-59.
-
3王玉霞,王玲.辽宁临港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4,28(6):33-35.
-
4张婷,张效莉.上海临港产业园区发展问题研究[J].海洋经济,2014,4(4):27-33. 被引量:3
-
5杨立民.关于加快发展江苏邗江现代渔业产业园区的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3):316-318. 被引量:1
-
6王园,张仪华.福建省海洋旅游文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均衡发展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7,34(12):16-25. 被引量:3
-
7全胜跃.蓝色经济背景下的广西北部湾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时代经贸,2018,16(32):41-42. 被引量:3
-
8张婷,张效莉.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上海临港产业园区产业布局合理化评价[J].海洋经济,2015,5(1):32-38. 被引量:1
-
1冉承宁,孙云潭,王玮,郑炯,丁爱梅.发挥青岛海洋优势 做强临港产业集群[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1):68-72. 被引量:4
-
2孙云潭,冉承宁,王玮,郑炯,丁爱梅.发挥深水大港口优势 大力发展临港产业集群[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22(1):83-86. 被引量:3
-
3靳福生.海洋:闽东21世纪的新增长点[J].福建通讯,2000(1):12-13.
-
4王建国.充分认识海南的海洋优势[J].今日海南,2000(8):20-25.
-
5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J].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2004,0(10):2-7. 被引量:1
-
6许未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路上[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0(5):54-55. 被引量:1
-
7伍湘陵.厦门“蓝色经济”的绿色发展路径选择[J].台湾农业探索,2013(1):39-42. 被引量:4
-
8庄美男,肖伯冬.大连在东北亚合作与竞争中的定位及发展策略[J].北方经济(学术版),2007(1):33-34. 被引量:1
-
9郭庆祝,苏德利.发挥大连海洋优势 做强临港产业集群[J].港口经济,2006(4):33-35. 被引量:6
-
10李颖.发达国家临港经济发展模式及对大连的启示[J].港口经济,2007(7):48-50.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