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中国技术进步——从“以市场换技术”到“以市场培育技术”的转变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但必须注意到其不利影响。通过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研究历史脉络的梳理,在理解经济增长理论均衡分析缺陷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中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应坚持国民福利最大化原则,逐步实现从外源性技术进步向内生性技术进步的转变,主导技术进步的利益分配。
作者
吉昱华
杨克泉
马松
机构地区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4期19-24,41,共7页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跨国公司
技术进步
路径选择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1
1
杨克泉,吉昱华,马松.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中国技术进步的战略选择[J]
.国际经济评论,2005(4):60-64.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
23
1
周苹.
国外技术在中国转移效应的分析[J]
.国际商务研究,2007,28(4):10-15.
被引量:1
2
毕红毅.
跨国公司对我国市场的不和谐因素及规避措施[J]
.山东经济,2006,22(4):68-70.
3
马天毅,马野青,张二震.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J]
.世界经济研究,2006(7):4-8.
被引量:58
4
董君.
跨国公司对我国技术转移效应分析[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6):63-66.
5
李长江.
中国引进外资税收优惠制度的利弊分析与重构探究[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5):102-108.
被引量:1
6
王元.
中国利用外资的三大认识误区[J]
.当代经济,2007,24(05X):8-9.
被引量:1
7
张骁,杨忠.
从模仿到创新:知识类型与组织学习方式的适配与转化[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5):32-37.
被引量:8
8
王雷.
外资驱动下地方产业集群技术升级的风险与防范[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2):97-100.
被引量:1
9
葛壮志.
试析我国WTO贸易补贴争端[J]
.中国司法,2008(5):86-89.
10
刘树洪.
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我省经济发展[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22(8):13-16.
同被引文献
80
1
董书礼.
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成效不佳的原因辨析及我国的对策[J]
.科技与管理,2004,6(4):4-7.
被引量:21
2
马连杰.
论技术转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J]
.工业技术经济,1994(3):28-31.
被引量:2
3
张治栋.
发展中国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J]
.资料通讯,2004(10):23-25.
被引量:1
4
杨丹辉.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现状及动向[J]
.中国经贸导刊,2005(3):19-21.
被引量:10
5
李昌凤.
当前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消极影响及其对策[J]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5(4):27-28.
被引量:2
6
董宁,郑玉坤.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及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J]
.国际经济合作,2005(6):39-42.
被引量:7
7
梁启华.
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性及我国吸引外资政策[J]
.国际贸易问题,2005(8):74-77.
被引量:5
8
杨克泉,吉昱华,马松.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中国技术进步的战略选择[J]
.国际经济评论,2005(4):60-64.
被引量:24
9
吴晓波.
二次创新的进化过程[J]
.科研管理,1995,16(2):27-35.
被引量:141
10
马鸣川.
中国外资科技政策的演进特征与模式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5):48-5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0
1
张阳,张晖,施国良.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我国产业结构[J]
.科技与经济,2008,21(6):3-5.
被引量:3
2
邱蓉,姚剑虹.
关于跨国技术转移的理论梳理[J]
.商业时代,2010(20):45-46.
被引量:1
3
董雯雯.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新特点及对策[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2):34-35.
被引量:2
4
冯伟.
市场如何才能换来技术[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10):158-164.
被引量:4
5
杨焕城,章文光,管夏怡.
中国外资政策促进技术进步的有效性分析[J]
.国际经济合作,2012(3):32-36.
被引量:1
6
张令荷.
培育我国跨国公司的立法政策初探[J]
.法制与经济,2017,26(10):130-131.
7
姜斌远.
提升技术流:实现全球价值链目标之钥[J]
.广东培正学院论丛,2017,17(4):10-14.
8
姜斌远.
提升技术流:实现全球价值链目标之钥[J]
.生产力研究,2018(8):10-14.
被引量:1
9
杨燕.
从学习追赶到再造优势:制造业后发企业的技术进步路径——以企业为核心主体的理论框架与中国经验[J]
.西部论坛,2020,30(1):64-77.
被引量:5
10
杨燕.
我国制造业技术学习与追赶的特点与逻辑遵循——基于以企业为核心主体的分析框架[J]
.技术经济,2020,39(2):37-4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韦铁,谢林玲.
后发企业技术追赶影响因素协同效应研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4(4):123-130.
被引量:1
2
石城宇,韦铁.
后发企业技术追赶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研究[J]
.广西经济,2021(5):75-80.
3
许烜.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北方经贸,2010(3):27-28.
4
马敏象,余东波,尚晓慧.
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开展技术转移对策研究[J]
.生态经济,2011,27(1):146-148.
5
许秋英,赵盘珠,贾晓云,陈敏,杨廷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脊液酶活性检测与预后的关系[J]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2000,14(1):15-16.
被引量:1
6
张东.
拓展辽宁省跨国技术转移途径的战略构想[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4):149-150.
7
冯伟,邵军.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联系持续期的影响因素研究[J]
.国际经贸探索,2013,29(5):4-16.
被引量:14
8
张鹏翼.
FDI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2):34-36.
9
董鸣,王方,李华.
技术转移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
.科技与经济,2014,27(4):6-10.
被引量:1
10
徐礼伯,陈效林.
中外合资联盟内外方技术控制机理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4,34(15):102-107.
1
黄顺武.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技术进步的效应分析[J]
.投资研究,2004(4):27-30.
2
李明璋.
对培育技术创新主体的思考[J]
.今日中国论坛,2008(5):65-67.
被引量:1
3
王岑.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培育技术创新体系[J]
.技术开发与引进,1998(6):31-31.
4
吴向阳,张耘,毕娟.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北京产业发展的影响[J]
.经济界,2009(1):32-38.
5
胡峰.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内部化的原因、特点及利弊分析[J]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6-59.
6
董宁,郑玉坤.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及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J]
.国际经济合作,2005(6):39-42.
被引量:7
7
汪前元.
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与发展中国家技术模式的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2003(2):60-63.
被引量:6
8
高荣森.
培育技术创新实力 促进产业技术升级[J]
.中国机电工业,2005(12):68-69.
9
高荣森.
培育技术创新实力 促进产业技术升级[J]
.机电新产品导报,2005(11):77-78.
10
李树.
法律经济学:从经济学角度对法律问题的研究[J]
.理论与改革,2000(3):32-34.
被引量:3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