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上“天人”观和“主客”观的演变——在“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1
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102,共1页
Researches in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同被引文献105
-
1程金生.论自然的历史观与历史的历史观[J].学习与探索,2006(4):26-31. 被引量:1
-
2吴宏岐.区域社会生活史的若干理论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1):52-57. 被引量:7
-
3葛金芳.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结构及其演进轨迹的思考[J].史学集刊,2006(1):5-6. 被引量:2
-
4张国刚.“唐宋变革”与中国历史分期问题[J].史学集刊,2006(1):8-10. 被引量:12
-
5陈典.历史的求真与求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1):126-128. 被引量:1
-
6韦森.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研究西方世界近代兴起和晚清帝国相对停滞之历史原因的一个可能的新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06(1):72-85. 被引量:85
-
7王立新.工业化问题研究范式的反思和重构:从工业主义到重农主义[J].史学月刊,2006(1):12-19. 被引量:4
-
8董立河.关于后现代历史哲学中几个主要问题的研究综述[J].学术界,2006(1):283-289. 被引量:3
-
9乔治忠.论中日两国传统史学的比较研究[J].学术月刊,2006,38(1):87-93. 被引量:1
-
10薛其林.傅斯年的“科学学术”论[J].长沙大学学报,2006,20(1):41-43. 被引量:1
-
1卢新德.集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为一体的佳作——《软科学在山东的成长与发展历程》评介[J].山东经济,2006,22(6):160-160.
-
2范剑平.放松管制:第二轮“刺激”计划核心[J].中国企业家,2009(8):42-44.
-
3金德桢.人才成长的若干因素[J].学习与实践,1984(9):45-47.
-
4杨九声.发展与人口问题密切相关——介绍《1984年世界发展报告》[J].世界经济,1984,7(9):75-77.
-
5周晓红.互联网——开展消费教育的新平台[J].消费经济,2004,20(5):18-19. 被引量:2
-
6朱相远.树立现代共富观——正确对待收入差距[J].北京观察,2007(12):4-7.
-
7张春涛.学习江苏、浙江经验 狠抓乡镇企业发展[J].改革与战略,1987,3(5):47-51.
-
8夏明方.斯密在哪里[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7(5):77-80.
-
9本刊评论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海南发展[J].今日海南,2004,0(4):1-1.
-
10居云飞.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全国新书目,2014,0(11):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