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之历史意识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研究20世纪中国小说艺术,非得认真剖析小说形态的“历史意识”不可。本文着眼于4个方面:历史的敬畏与批判,历史的悲情与悲歌,历史的回环与超越,历史的远游与栖归。这几个方面,铸就了百年中国小说艺术的历史魂魄。
作者
何永康
高永年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6-124,共9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历史意识
中国
二十世纪
20世纪中国
小说艺术
小说形态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87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1
1
恩格斯.《致斐·拉萨尔(1859年5月18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
《红楼梦》甲戌本第一回“满纸荒唐言”-诗的脂批.
3
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A]..《鲁迅全集》第一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2页.
4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A]..《鲁迅全集》第九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8页.
5
鲁迅.《论睁了眼看》[A]..《鲁迅全集》[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1页.
6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A]..收《鲁迅全集》,第6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42,243页.
7
鲁迅.《几乎无事的悲剧》[A]..《鲁迅全集》第6卷[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71页.
8
.《鲁迅全集》第5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59页.
9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A]..《鲁迅全集》(9)[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42-252.
10
鲁迅.《呐喊·自序》[A]..《鲁迅全集》1卷[C].,.417页.
共引文献
187
1
李鹏.
鲁迅、郁达夫翻译观比较论[J]
.鲁迅研究月刊,2004(7):70-74.
被引量:4
2
王璞.
讲故事的人——编年史、史诗和小说[J]
.文艺理论研究,2003(2):73-79.
被引量:2
3
曹金钟.
《红楼梦》情节描写的穿插艺术及其审美价值[J]
.江汉论坛,2004(9):118-121.
被引量:2
4
王嘉良.
论“浙江潮”对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学意义[J]
.文学评论,2002(3):120-128.
被引量:2
5
郑家建,吴金喜.
清华国学研究院时期吴宓的事功与学术[J]
.文艺理论研究,2004(5):11-19.
6
梅琼林.
启蒙的历程:鲁迅思想中的医学理想与治疗型智慧[J]
.学海,2004(5):26-33.
被引量:4
7
郭爱民.
农民身份的缺失与农村题材创作的式微[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5):87-90.
被引量:2
8
李峰.
鲁迅的文献学成就[J]
.史学史研究,2004(4):42-47.
被引量:4
9
王学钧.
盘古,从“开辟”始祖到佛陀弟子——《开辟衍绎》论片[J]
.明清小说研究,2002(3):195-206.
10
王富仁.
“新国学”论纲(上)[J]
.社会科学战线,2005(1):87-113.
被引量:49
同被引文献
14
1
吴组缃.
论贾宝玉典型形象[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6,2(4):6-37.
被引量:19
2
李星.
论“农裔城籍”作家的心理世界——陕西作家论之一[J]
.当代作家评论,1989(2):112-120.
被引量:18
3
张建锋.
圆形原型的现代演变——初论新时期小说中的圆形人生轨迹[J]
.当代文坛,1995(3):15-17.
被引量:2
4
杨义.
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J]
.中国社会科学,1994(1):169-182.
被引量:28
5
加缪.西绪福斯神话[M]//局外人·鼠疫.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
6
[2][法]帕斯卡尔.思想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7.
7
[7]鲁迅.几乎无事的悲剧//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8
[8]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9
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0
[德]尼采.历史的用途与滥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引证文献
3
1
王春云.
文学世界中的人生悲情[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6):48-53.
被引量:1
2
钱雯.
历史与人:鲁迅小说的两个关键词[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26(2):87-92.
3
王春云.
中西小说中人的求索之途[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5):70-7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杨健红.
论英美文学教学的道德关联性[J]
.市场周刊,2009,22(11):123-124.
2
徐秀明.
成长小说:概念厘定与类型辨析[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3):124-127.
被引量:8
1
王一川.
我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大师[J]
.文学自由谈,1994(4):66-69.
被引量:21
2
王一川.
我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大师[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0(3):41-44.
3
梁艳.
浅谈黑龙江民歌的民族风格[J]
.剧作家,2003(3):105-106.
4
米兰.昆德拉.
伟大的作品(节选)[J]
.边疆文学,2007(6):3-3.
5
刘薇.
《桃花扇》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J]
.船山学刊,2007(1):128-130.
6
秦莉莉.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的神父形象—以莫言、巴人、李锐小说为中心[J]
.心事,2014(6):148-148.
7
向忆秋.
台湾《文学杂志》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的批评倾向[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2-45.
8
李渝凤,张明利.
于讥讽中表真意——读《格列佛游记》与《猫城记》[J]
.琼州大学学报,2004,11(1):54-56.
被引量:1
9
李雪莲.
从古典到现代——简论中国小说中少女书写的演变[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2):42-43.
10
刘广涛.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的“青春理想”主题[J]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9-84.
被引量:1
文学评论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