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与和谐社会之建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方面曾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的德性中道观开启了社会道德伦理的理性之途。其观点包括如下方面:中道即德性、即适度、即要求公正。其思想影响较为深远,在我们探求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历史课题中,其蕴涵的价值弥显珍贵。
作者
彭飞
杨文斌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
出处
《铜陵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3-63,66,共2页
Journal of Tongling University
关键词
德性
中道
公正
和谐社会
分类号
B502.233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樊浩.
高技术的伦理中道[J]
.道德与文明,2004(4):39-46.
被引量:8
2
贺麟.
黑格尔著“哲学史”評介[J]
.哲学研究,1956(3):142-154.
被引量:1
3
(德)黑格尔(G.W.F.Hegel)著,贺麟.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1959.
二级参考文献
6
1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54-56页第83页.
2
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德]黑格尔 范扬译.《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97,175页.
4
.《论语·雍也》[M].,..
5
[德]黑格尔 贺辟等译.《精神现象学》下[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页.
6
.《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共引文献
7
1
边林.
科学精神视域中的真与善统一问题探论[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2):34-37.
2
金学宁.
技术伦理的理性思考——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思考技术伦理[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21-23.
3
陆树程.
论敬畏生命与生命伦理共同体[J]
.道德与文明,2009(1):22-25.
被引量:6
4
薛桂波.
生态理念对高技术—伦理的适切性确证[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1):129-132.
5
薛桂波.
核技术在军事应用中的伦理冲突及生态范式的价值选择[J]
.道德与文明,2009(5):108-112.
被引量:2
6
李文琦,黎昔柒.
近20年国内关于高新技术的人文风险研究述评[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6(5):69-77.
7
闫旭蕾.
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秩序与德育趋向[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24(3):69-80.
1
杨春长.
‘知足’观新议[J]
.道德与文明,1985(2):33-33.
2
郅锦,韩柱.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思考[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2):50-53.
3
王多.
孰是孰非[J]
.廉政瞭望,2003(4):26-26.
4
张月泉.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认识[J]
.桂海论丛,1998,14(1):14-16.
5
傅琛.
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J]
.江西社会科学,2003,23(6):25-26.
6
周桂苓.
普列汉诺夫论辩证法是唯物史观的重要来源[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0(1):69-75.
7
王棋.
论《易传》“生”学说的伦理意蕴及现代意义[J]
.理论月刊,2015(11):23-28.
被引量:3
8
王伟.
略论对与时俱进的历史和哲学解读及其时代意义[J]
.天中学刊,2003,18(6):7-9.
9
薛广洲.
“中国化”的难题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方向[J]
.哲学动态,2013(2):11-13.
10
孙道进.
科技伦理批判——一个反拨[J]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0-14.
铜陵学院学报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