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06年第3期53-54,共2页
Historical Records of Heilongjiang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0554158
同被引文献27
-
1杨平.非语言交际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26(3):1-6. 被引量:85
-
2王汝田.试论非语言行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4(1):92-94. 被引量:11
-
3刘文蛟.试论体育教学与非言语行为[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20(3):45-47. 被引量:8
-
4左成,林跃,兰润生.探析体育院校术科教学非语言教学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3):378-380. 被引量:16
-
5郑小东.无声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南平师专学报,2006,25(4):130-132. 被引量:4
-
6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商务印书馆,1995:5、18.
-
7习寿华,陈琴.体育舞蹈肢体语言特征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5):70-71. 被引量:14
-
8Burgoon.J.Nonverbal Singals[J].1994.
-
9李中行.非语言交流:人际交流的艺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
10项柄砖.健美操教学中非语言交流的调查与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2008.
-
1尹延安.英语姓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J].职教论坛,2002,18(10):60-60.
-
2常天龙,孙崇英.论外语学习的本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4):53-56.
-
3杨朝丹.从社会语言学角度透视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8(6):36-36. 被引量:4
-
4山本晃,马蒂亚斯.布伦辛格,玛丽亚.E.比利亚隆,韦清琦.世界语言之所:语言的活力与复兴[J].国际博物馆,2008(3):65-76. 被引量:1
-
5窦璐.从译者主体性论傅雷翻译观[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11):59-60.
-
6夏青.趣说英语中形形色色的“帽子”[J].英语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版),2005(4):53-54.
-
7苏颖.上古汉语状语位置对形容词的选择[J].古汉语研究,2015(2):81-88. 被引量:4
-
8林云霞.打开疼痛的句子[J].高中生之友(青春版),2015,0(9):14-15.
-
9李靖.应用英语禁忌语的简要研究(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8):6-7.
-
10朱红梅,雷冬雪.从委婉语看英美社会与文化[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5):86-86. 被引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