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地震台阵在地震与禁核试地震学中的用途
被引量:2
出处
《世界地震译丛》
2006年第1期70-82,共13页
Translated World Seismology
同被引文献5
-
1郝春月,边银菊.地震台阵、台阵地震学在中国的现状与发展[J].国际地震动态,2007,28(9):36-43. 被引量:10
-
2郝春月,郑重,牟磊育.台阵地震学、地震台阵与禁核试条约监测系统[J].中国地震,2007,23(3):233-244. 被引量:16
-
3郝春月,贺冬梅,张爽,郑重,张伯明.台阵地震学方法及在中国IMS台阵的应用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23(3):668-673. 被引量:11
-
4袁松湧,宋丽莉,杨微,贾玉华.地震台阵流动地震仪的检测与标定方法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0,31(1):49-56. 被引量:5
-
5王媛,石绍柱,李靓,刘哲函,王海军,唐伟,王燕.CTBT国家数据中心概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0(1):98-102.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4
-
1张爽,洪启宇.韩国地震活动性与地震监测台网简介[J].国际地震动态,2017,38(4):16-21. 被引量:1
-
2季婉婧,曲建升,王金平.基于文献引用的我国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影响力分析[J].灾害学,2020,35(2):142-147. 被引量:5
-
3季婉婧.国际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甘肃科技,2021,37(14):11-15. 被引量:1
-
4白永福,高翔,张伟,奚冲霄,王凌,于辰飞.震情应急值守融合机制建设——以北京地震台为例[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24,21(5):84-88.
-
1刘旸.为什么会发生地震[J].家庭科技,2008(7):21-21.
-
2杨时旸,王艳.救援没有政治阻隔——汶川大地震台湾救援队纪实[J].中国新闻周刊,2008(21):50-50.
-
3加藤照之,彭岩.“苏门答腊特大地震海啸的减灾策略”项目概述[J].国际地震动态,2009(11):14-20.
-
4Dain.,AM,周红.地震波散射对监测的影响[J].地震科技情报,1996(3):15-16.
-
5黄.英报:科学家认为九大气候变化将危及人类安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3):108-108.
-
6地球为何会震动[J].地理教育,2008(4):79-79.
-
7沈春霞,沈庭云,郑永春.地下核爆炸磁异常[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24(6):2298-2301.
-
8马宝柱,刘贤伦,王元民.苏联塞米巴拉金斯克地区和我国核爆信号的识别[J].内陆地震,1990,4(1):68-73. 被引量:5
-
9李镇西,佟伟.地震烈度与震级的判别[J].水利天地,2008(7):47-47.
-
10单吉成,王建学.沂源县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J].山东国土资源,2008,24(7):127-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