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校德育与心理辅导的关系探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代教育中的主体、客体和教学方式等都较前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德育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要,它需要心理辅导的参与。学校德育与心理辅导成为相辅相成的一种教育手段,而科学地把握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取长补短,就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教育效能。
作者
吴结
机构地区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2,共2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关键词
学校德育
心理辅导
关系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鲁洁,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王培华.
建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9):96-97.
被引量:3
3
彭岳鹏.
关于学校德育与心理辅导的比较与思考[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4):68-70.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张冬梅.
论心理辅导与德育的关系[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4):90-93.
被引量:20
2
叶一舵.
论心理辅导与咨询中的“价值参与”[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25-130.
被引量:33
共引文献
8
1
黄权标,欧阳丹.
构建和谐环境,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浅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J]
.高教论坛,2007(3):12-14.
被引量:2
2
王文鹏.
对中国道德理性教育的反思[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6):35-36.
3
罗越媚.
儒家仁爱思想对学校德育的若干启示[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28(4):97-101.
被引量:3
4
李艳.
德育成人之道:个性化人格的表达[J]
.前沿,2010(6):174-177.
5
梁爱蕴.
幸福:德育的必要条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18-119.
被引量:3
6
王慧敏.
道德教育:生命本真的追求[J]
.教育探索,2011(9):119-121.
7
肖善香.
“师生领航”引导知性德育的生活化转型——以Y校小规模实验区改革为例[J]
.萍乡学院学报,2016,33(1):79-83.
8
吕伟.
广播电视行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发展探讨[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17(4):91-9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9
1
李伯黍.
教育心理学的一门新分支——德育心理学[J]
.心理科学通讯,1981,4(4):5-8.
被引量:6
2
张守奎.
苏格拉底的“对话——问答法”与当前哲学教学改革[J]
.平原大学学报,2006,23(1):83-86.
被引量:3
3
毛玉琴.
论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J]
.教育与职业,2007(14):73-75.
被引量:3
4
余彩芬.从人格特质透视心理健康.职业与教育,2006,(1).
5
单作民.
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性分析[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10):19-20.
被引量:3
6
欧林革.
论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J]
.教育探索,2002(9):87-87.
被引量:8
7
王琰.
对心理教育与德育关系的再认识[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07,27(3):26-27.
被引量:9
8
邓纯考,喻东丽.
浅论心理教育的德育功能[J]
.教育探索,2002(11):82-84.
被引量:2
9
施晶晖.
论德育实效性的心理学基础[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4(4):137-140.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3
1
倪风华,袁金勇.
高职哲学教学渗透合理情绪疗法的尝试[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0):92-93.
2
乔芬,刘晓春.
浅议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J]
.职教论坛,2009,25(11Z):69-70.
被引量:1
3
孟啸.
浅析心理教育给予道德教育的启示[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2):39-4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孙秀珍.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维护措施[J]
.职业教育研究,2011(4):75-76.
被引量:5
2
张倩.
论高校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0(5):224-224.
1
刘怡.
聋生课堂参与现状调查[J]
.中国残疾人,2007(11):34-35.
2
郭淑芬.
以学生为主体 以育人为目的[J]
.中国轻工教育,2002,5(3):40-41.
3
董林.
浅议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4(6).
4
尤磊磊.
浅谈用关爱温暖学生[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2(2):19-19.
5
施亚玲,邬智,陈小平.
试论创造教育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9(1):15-18.
被引量:1
6
王少文.
谈电化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比较[J]
.才智,2014,0(15):142-142.
7
卜昭红,臧向红.
“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的辩析——数学教学改革中不容互视的问题[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2):94-95.
8
王传芳,卫永霞.
论心理咨询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基于学生工作案例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8):215-216.
被引量:19
9
吕宝云.
情感因素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效能浅议[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0,16(2):26-27.
被引量:2
10
曹立萍.
教师的心理品质与教育效能[J]
.考试周刊,2014,0(79):21-22.
教育探索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