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八荣”知“八耻”——黄志坚教授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被引量:8
出处
《前线》
2006年第4期18-20,共3页
同被引文献38
-
1张玉嵩.谈当前大学生知耻教育的重要性[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4):26-27. 被引量:10
-
2钱振明.公民道德建设:现时代政府的新职能[J].中国行政管理,2002(2):8-10. 被引量:6
-
3孙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TRSPCL”工作模式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9(2):54-56. 被引量:11
-
4黄国俊,钟利民.关于做新做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3):48-51. 被引量:3
-
5王成文,宋颖惠.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审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4):18-22. 被引量:6
-
6张捍萍.科学人才观——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41-42. 被引量:2
-
7梁峰.论大学生诚信教育[J].云梦学刊,2006,27(1):123-124. 被引量:3
-
8蔡炎斌,刘铁芳.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74-78. 被引量:40
-
9卢雁.复旦大学:将“八荣八耻”融入课堂教学[J].上海教育,2006(04A):11-11. 被引量:4
-
10赵存生,宇文利.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J].求是,2006(7):21-23.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8
-
1王建国,蒲清平.知行统一: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之关键[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3):156-159.
-
2马奇柯.社会主义荣辱观研究述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S1):12-16. 被引量:1
-
3周业友.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的意义及对策[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8(2):18-19.
-
4秦书生.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途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69-72. 被引量:4
-
5姚琨.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3(1):86-87. 被引量:1
-
6刘穗燕.发挥高校工会优势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21(1):72-74.
-
7李芬兰.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现状及对策[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9(2):115-118.
-
8王翠,池忠军.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基于政府责任的视域[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1):12-17.
-
1陈竺.崇尚科学 诚实守信[J].中国政协,2006(4):32-33.
-
2从传统文化看荣辱观[J].农民文摘,2006,0(5):55-55.
-
3“八荣八耻”树起道德建设新标杆[J].黑龙江国土资源,2006(3):55-55.
-
4牢记“八荣八耻”[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6,35(3):16-16.
-
5林艳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内涵[J].今日浙江,2006(7):32-34.
-
6肖赛亮.光荣与梦想[J].老友,2006,0(5):24-24.
-
7人平.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面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J].神州,2006,0(Z1):4-5. 被引量:3
-
8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J].中小学校长,2006(3):1-1.
-
9赵新安.“八荣八耻”话“九观”[J].决策探索,2006(04B):16-17.
-
104胡锦涛阐述社会主义荣辱观[J].领导科学,2006(6):1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