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几种模式
被引量: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方式有政府和民间组织两种,政府扶持的科技推广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转化主渠道,在不同的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新技术推广模式。农业科技推广主要模式有:官产学合作模式、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模式、科技示范工程及示范园地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农业合作社模式等。
作者
胡乐琴
汤国辉
机构地区
上海水产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出处
《中国农业教育》
2006年第2期34-35,55,共3页
China Agricultural Education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成果转化
推广模式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00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54
参考文献
5
1
陈斐,康松,康涛.
试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和对策[J]
.广西农业科学,2003,34(5):1-3.
被引量:11
2
王谦玉.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作法[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1999(2):46-47.
被引量:1
3
章蜀贤,侯大虎.
农业科研及其管理必须适应市场需求[J]
.农业技术经济,1999(2):22-24.
被引量:2
4
刘学卿,王江春,周先学.
加快成果转化 壮大农业经济[J]
.科技管理研究,1997,17(4):36-37.
被引量:1
5
魏宏升.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特征及对策探讨[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1996(1):22-2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朱玉春,霍学喜.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1999(3):19-22.
被引量:34
2
张景顺,王树进.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
.农业技术经济,2002(4):25-29.
被引量:25
共引文献
11
1
周军 ,周来武 ,谢建阳 ,黄立飞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营销策略[J]
.市场论坛,2004(6):29-30.
被引量:1
2
兰宗宝,孔令孜,韦志扬,陆宇明.
加强广西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9):197-200.
被引量:3
3
周小玲,夏合新,刘务山,董春英.
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与对策[J]
.中国科技成果,2007(5):23-25.
被引量:1
4
梁贤,林涛.
完善蔗糖业价格联动机制的对策与措施[J]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6):854-857.
被引量:4
5
梁贤,林涛.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设计思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806-807.
被引量:6
6
卢庆南,梁贤,陆宇明,林涛,莫彬,韦莉萍,苏晓波,兰宗宝.
论广西蔗糖产业经济及其发展战略[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6):16095-16096.
被引量:8
7
吴严,魏华.
发展广西县域经济与农业技术推广[J]
.广西农学报,2009,24(5):101-104.
8
董颖聪.
广西科技富民强县长效机制创新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10,39(8):143-147.
被引量:1
9
尹顺芬,章练红,王翠娥.
我国九亿农民网络信息传递方式的探索[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0(3):8-10.
被引量:8
10
庄惠杰,张清洋.
发挥农民合作社基础作用 构建多元农技推广工作机制[J]
.吉林农业,2016(1):57-57.
同被引文献
100
1
冉瑞平.
美国农业推广体系及其启示[J]
.生产力研究,2004(10):111-112.
被引量:16
2
王移收.
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文化素质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310-1312.
被引量:7
3
夏广军,徐红艳.
浅谈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三农"模式[J]
.农业科技管理,2005,24(1):31-32.
被引量:14
4
陈友订.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354-356.
被引量:7
5
赵佳荣.
中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6):18-21.
被引量:36
6
刘志民,欧阳晓光.
多模块复合型:我国现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构架[J]
.科技与经济,2005,18(2):41-44.
被引量:24
7
吕洪霞,丁文锋.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对策[J]
.农业经济问题,2005,26(6):47-52.
被引量:50
8
刘志民,郭霞,倪浩.
国外农村科技服务的组织框架与政策法规探析[J]
.科技与经济,2005,18(4):33-36.
被引量:11
9
李桂丽,张长宪.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索与创新[J]
.科研管理,1995,16(5):24-27.
被引量:4
10
王峰.
兵团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发展[J]
.新疆农垦科技,2005,28(5):3-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1
1
耿东梅,陈梅香,赵秋菊.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述评[J]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2):41-43.
被引量:30
2
周腰华,姚园媛.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探讨[J]
.农业经济,2008(1):91-92.
被引量:15
3
马卿,崔和瑞.
国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模式的比较及借鉴[J]
.农业科技管理,2008,27(2):84-87.
被引量:28
4
郑江波,崔和瑞.
中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广模式比较及借鉴[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14-16.
被引量:13
5
刘媛媛.
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北方园艺,2009(3):234-234.
被引量:2
6
于冷,吕新业.
上海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和方向[J]
.农业经济问题,2009,30(3):43-47.
被引量:3
7
陈睿,蒋海瑛,楼涤,王美蓉,夏志俊.
浙江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基层推广模式的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6):2179-2181.
被引量:15
8
李红铁.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中几个重要关系思考[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6):168-169.
9
李红铁.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2种开发模式的比较[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7):142-144.
被引量:1
10
黄国清,宋心果,邱波.
中国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典型模式分析[J]
.南方农村,2010,26(1):90-9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54
1
杨明彬,黄建坤.
新时期蚕业技术推广方式研究[J]
.蚕学通讯,2008,28(1):48-49.
2
蒋国芳,陈爱辉,冯金叶.
九种蟋蟀mtDNA-16S rRNA基因序列及其系统进化(直翅目:蟋蟀科)[J]
.Entomotaxonomia,2004,26(4):249-254.
被引量:9
3
金增欣.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4):69-72.
被引量:1
4
段仁周.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加快科技创新的对策探讨[J]
.农业科技管理,2008,27(4):44-46.
被引量:19
5
冯艳春,杨微,郑金玉.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探讨[J]
.农业科技管理,2008,27(4):82-83.
被引量:18
6
樊韶平.
农科院所在新农村科技推广中的作用[J]
.中国市场,2008(39):137-138.
被引量:1
7
许建生.
超强吸水剂在现代农业中应用情况进展[J]
.农业与技术,2008,28(4):19-20.
被引量:4
8
罗坤,曾志华,吴邦玉,李宏,李荣福.
农业科技知识产权入股的公司治理[J]
.农业科技管理,2008,27(6):71-73.
被引量:5
9
徐岱青.
关于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思考[J]
.现代企业教育,2009(2):133-134.
被引量:4
10
于冷,吕新业.
上海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和方向[J]
.农业经济问题,2009,30(3):43-47.
被引量:3
1
李炳焘.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推广模式的创新性研究[J]
.中小学电教(下),2010,0(8):19-19.
被引量:3
2
王晓红.
高校农林类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推广模式[J]
.山西农经,2016(9):55-55.
被引量:2
3
卢晓燕.
高效课堂不仅仅依靠模式[J]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5,0(6):6-6.
被引量:1
4
余设华.
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学经典的阅读推广[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6,0(7):24-24.
5
刘立华.
地方农业院校科技成果推广模式与优化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0):285-286.
被引量:1
6
黄龑.
宝鸡市幼儿基本体操推广模式的建构[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0(5X):46-47.
7
刘大军,许文果.
试论高校精品课程推广和利用模式的建构[J]
.江苏高教,2007(2):89-90.
被引量:28
8
王征.
关于创新数字校园推广模式的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2015,1(9):57-57.
9
詹群,刘晓光,董维春.
国内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模式优化路径[J]
.中国农业教育,2015,16(2):23-28.
被引量:8
10
朱光先,陈仲林,赵德林.
依靠科技信息 实施“个十百千兴农工程”[J]
.中国农村教育,2003(10):28-29.
中国农业教育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