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河南国土资源》
2006年第4期10-11,共2页
Henan Land & Resources
同被引文献16
-
1刘默,张洪武.红旗岭镍矿资源的二次开发与利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1):48-50. 被引量:4
-
2李宏建,王丽芳.山西铝土矿资源的综合利用前景[J].采矿技术,2002,2(1):3-4. 被引量:5
-
3梁凯,兰井志.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矿业,2004,13(12):44-46. 被引量:22
-
4程琳琳,朱申红.国内外尾矿综合利用浅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5,23(11):30-32. 被引量:57
-
5邵天一,沈伟志.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政策构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19(2):36-37. 被引量:12
-
6徐慧,徐凯.加快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尾矿开发利用[J].中国有色金属,2006(10):49-51. 被引量:18
-
7徐凤平,周兴龙,胡天喜.国内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建议[J].矿业快报,2007,23(3):4-6. 被引量:45
-
8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
9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11-3(3).
-
10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产资源年报(2005年)[R].
引证文献3
-
1王雪峰.矿山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巨大[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8,28(1):56-58. 被引量:8
-
2范继涛,贾文龙,陈甲斌.关于尾矿利用现状的思考[J].中国矿业,2009,18(5):13-15. 被引量:19
-
3杨榕,吴昊澜,程志中,潘含江.吉林红旗岭镍矿区尾矿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矿产与地质,2011,25(6):499-50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31
-
1王志刚.福建某铅锌尾矿综合利用[J].中国有色金属,2010(S1):330-332. 被引量:1
-
2易忠来,孙恒虎,李宇.热活化对铁尾矿胶凝活性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31(12):5-7. 被引量:15
-
3王兢.从选矿尾矿中回收有价元素的试验研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0(3):33-37.
-
4秦红彬,张海龙,徐利华,任玲玲,张作顺.钼尾矿中有价金属的提取与分离[J].金属矿山,2010,39(5):175-178. 被引量:6
-
5尚衍波.从玻利维亚某锡石尾矿中回收有价元素的研究[J].现代矿业,2010(11):23-25. 被引量:4
-
6王笑蕾.某硫铁矿资源综合回收可行性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1(6):50-53.
-
7彭光菊.金属矿尾矿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33(6):79-81. 被引量:2
-
8陈明莲.矿山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几种途径[J].南方金属,2011(4):1-4. 被引量:8
-
9韦立宁,蒋武,卓欧,李凝,彭楠楠.有色金属尾矿特性及资源化现状[J].矿产综合利用,2013(3):18-22. 被引量:11
-
10廖力,陈利民,杜淑华.安徽某铜矿厂堆存尾矿综合回收工艺研究[J].现代矿业,2013(11):120-122. 被引量:1
-
1王海宁.有色金属矿山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J].矿产保护与利用,1995,15(6):43-46. 被引量:4
-
2张红华.德兴铜矿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技术[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3(B12):91-93. 被引量:4
-
3高玉杰,郑青林,舒顺龙,赵云龙,丛顺明.金场矿区矿化特征和深部找矿潜力分析[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0,62(4):25-28. 被引量:5
-
4赵璞.赞比亚曼萨地区锰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J].矿业工程,2015,13(4):10-11. 被引量:4
-
5张云国.尾矿综合利用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0,62(5):48-52. 被引量:16
-
6代玉华,忆梅.矿床开采建设条件评价的内容和要求[J].矿产与勘查,1990(1):54-59.
-
7王燕鹏.济宁市工矿废弃地现状调查及复垦潜力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31(4):200-201. 被引量:1
-
8王建波,史国昌.东北煤矿供热节能潜力分析[J].节能技术,1994,12(6):31-35.
-
9赵奎军,杜金利.铧尖金矿资源潜力分析[J].河北地质,2008(1):13-16.
-
10张君杰,张艳君,王大华.阳泉市矿井瓦斯气利用现状和利用潜力分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1997(1):1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