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和谐社会的价值分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是对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新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作者
郑玉书
机构地区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文法系
出处
《理论界》
2006年第4期19-20,共2页
Theory Horizon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价值
分析
分类号
A7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郭淑兰,曹富雄.
从邓小平发展观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J]
.求索,2009(3):89-91.
2
马常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J]
.学理论,2008(9):20-21.
3
向英.
简论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7(4):1-3.
4
张月群.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2):126-129.
被引量:5
5
孙武安,陈永刚.
综合平衡:陈云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根本点[J]
.学习与探索,2005(3):41-45.
被引量:2
6
张锐.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思考[J]
.学园,2014,0(31):199-199.
7
郭万超.
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四个第一[J]
.学习与研究,2009(9):74-75.
8
宋容德.
毛泽东邓小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当代启示[J]
.社科纵横,2008,23(10):8-10.
9
徐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贡献[J]
.求知,2008(6):4-5.
10
宋月晖,乐玉惠.
毛泽东、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相继关系[J]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4(3):7-9.
理论界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