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9-39,共1页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同被引文献26
1 邵旦兵,孙海晨.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0):1817-1819. 被引量:28
2 薛东生.病毒性脑炎患儿血象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原医刊,2005,32(16):61-61. 被引量:2
3 郭峰,钱世藻.妊高征红细胞免疫变化的初步研究[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89,24(4):215-216. 被引量:27
4 王紫瑾.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2):72-72. 被引量:29
5 麦贤弟,李静,檀卫平,陈环,黄花荣,李栋方,吴葆菁.小儿腺病毒感染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变化特点[J] .广州医学院学报,2006,34(1):53-55. 被引量:8
6 陈慰锋.医学免疫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2-33.
7 司方明.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5):116-117. 被引量:9
8 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91-1204.
9 Wang YH,Huang YC,Chang LY,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influenza A Virus infection requiring hospitalization.J Microbiol Inmaunol Infect,2003,36(2):111~116.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S].2008:1-3.
引证文献5
1 陈国钱,杨学志,张扬.颅内病毒感染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变化[J] .浙江临床医学,2007,9(7):934-934. 被引量:1
2 杨会宣,李霞,刘震霞.手足口病并病毒性脑炎与普通手足口病对比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812-2813. 被引量:5
3 谢秀杰.病毒性脑炎患儿血白细胞及血糖监测的意义[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40-41.
4 邱建武,李湘玲,肖小兵,邱燕玲,何敏.血白细胞、CRP及血糖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监测意义[J] .热带医学杂志,2013,13(4):478-480. 被引量:8
5 霍春景.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病毒治疗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治疗效果[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3):154-15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21
1 纵书芳,王洪青,孙浩淼,李淼.手足口病并病毒性脑炎100例诊治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3):139-140. 被引量:3
2 侯安存.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的病毒感染[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1):1781-1784. 被引量:6
3 刘华,龙振昼,池宏亮,陈江平,李慧,赵建锋,刘招云.儿童肠道病毒性脑炎234例流行病学及临床分析[J] .热带医学杂志,2014,14(3):324-326. 被引量:8
4 何敏,张魁正,张子盈,黄洁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精神异常的关系分析[J] .当代医学,2014,20(14):37-38.
5 何敏,邱建武,黄洁平.肾病综合征复发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意义[J] .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0):1471-1472. 被引量:3
6 李华,朱云.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8):2076-2077. 被引量:4
7 王定淼,潘阳,钱晓威,陈勇,陈琳,邱世明.免疫血清球蛋白联合更昔洛韦对112例RSV引起肺炎患儿肺功能的改善情况[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114-116. 被引量:4
8 孔磊.人血免疫球蛋白在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 .国际病毒学杂志,2015,22(1):36-38. 被引量:17
9 陈小华,吴琼仙,郑穗容.健康教育路径在手足口病患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科学,2015,5(10):94-96. 被引量:5
10 矫淑芹.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血清及脑脊液中IL-1β和MMP-9水平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2):178-181. 被引量: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