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地方性知识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以青海藏区习惯法为例 被引量:3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当下西北地区为发展经济,追求和套用现代化及其模式,在面对环境恶化决然使用科技和法律等手段的环保措施背后,隐含着社会对科技的过分信赖和对现代性的过分“迷信”,与之相应的则是本土人群的主体性被忽视和不断边缘化,地方性知识不断被冲击、扭曲和遗失。立足于青海藏区习惯法,在忧思和反思之余,文章认为使习惯法与现行环保法形成良好的互动与调适,将扭曲、遗失的地方性知识予以认知和重构,发挥本土人群的主体性作用,将对区域内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06年第2期134-139,共6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知识及其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04BMZ014)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6

  • 1张雄.习俗与市场[J].中国社会科学,1996(5):33-43. 被引量:35
  • 2《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总目[J].中国社会科学,1996(6):203-206. 被引量:4
  • 3邓正来.法律与立法二元观[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 4高丙中 王铭铭 潘忠党主编.时空设置的构造与重构:以土族为例[A].王铭铭,潘忠党主编.象征与社会[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 5马戎 张敦富 潘乃谷 马戎主编.内蒙古赤峰地区的发展模式[A].潘乃谷,马戎主编.中国西部边区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 6罗康隆.论民族文化多样性与人类生存环境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6).
  • 7何塞·卢岑贝格.自然不可改良[M].黄凤祝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99.87.
  • 8按照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全国基本上可划分为农区和牧区两大部分。农区主要集中分布于东部季风区,牧区则集中于西北干旱区和西南高寒区。农区和牧区交界处,并非一条判然有别的分界线,而是存在一条农业和牧业两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交错分布的过渡性地带。这条农牧交错带的大致走向为:北起东北的大兴安岭东麓,经辽河中上游,沿阴山山脉向西,经鄂尔多斯高原的东缘南下,直到云南西部。南北宽几百公里,东西长几千公里。在农牧交错地带内,既非纯粹的牧区,又非单一的农区,而是农牧并存,两种土地利用方式各自独立经营。这个地区正好与考古学上称为半月型文化传播带的地方相吻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条农牧交错带的北段,即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区交界的地方,自然环境的变化最明显,人类活动特点也最突出。历史时期则表现为农牧交错带的南北向摆动,文化景观的周期性变化格外引人注目。这条文化景观上的农牧交错地带,恰恰是生态环境的敏感地带,生态结构非常脆弱,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与脆弱性。参见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型文化传播带[A].文物与考古论集[C].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邓辉.试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兼论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的历史地理综合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 9邓正来.社会秩序规则二元观:哈耶克法律理论的研究[A].北大法律评论(第2卷第2辑)[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10马戎,潘乃谷.内蒙古半农半牧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府村调查[A].马戎,潘乃谷主编.边区开发论著[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04.

共引文献92

同被引文献500

引证文献32

二级引证文献14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