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中用晦涩难懂而又诗意的语言反思了技术的本质,对技术及其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层的探究,分析了现代技术时代无所不在的危险,但又孕育着解救的可能性,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克服技术的异化并通达本真的思路。
作者
严芷清
董玮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大众科技》
2006年第6期159-160,共2页
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技术的奉质
解蔽
现代技术
座架
解救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刘敬鲁.
论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人学的批判[J]
.哲学研究,1997(9):66-73.
被引量:9
2
(德)绍伊博尔德(Seubold,Gunten)著,宋祖良.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共引文献
8
1
杨建坡.
人的本质存在与超越发展——柏拉图人学思想初探[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6):12-15.
2
刘敬鲁.
论海德格尔对现代早期人学的扬弃[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14(4):75-81.
被引量:1
3
黎明.
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J]
.科技风,2012(15):231-231.
4
刘德华.
论海德格尔的人学理论及其对学生观的启示[J]
.嘉应大学学报,1998,16(5):94-98.
被引量:1
5
高娟娟.
“人之为人”——人本主义的解读[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12):51-52.
6
刘俊荣.
健康的道德负载及其现实意义[J]
.医学与哲学,2020,41(17):1-5.
7
冯登立.
从海德格尔对尼采人学的批判谈大学生学习和评价创新[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9(2):66-68.
8
张彭松.
生命共同体视野下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考量[J]
.社会科学论坛,2024(4):5-13.
1
侯心稳.
初探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J]
.学理论,2008(12):62-64.
被引量:2
2
张频.
对海德格尔《技术的追问》的解读[J]
.才智,2009,0(31):172-173.
被引量:1
3
李军.
科学技术何以成为意识形态——哈贝马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逻辑探析[J]
.学术交流,2011(2):11-14.
被引量:1
4
刘同舫.
技术的异化与技术的边界[J]
.理论界,2006(7):196-199.
被引量:5
5
李枫.
“诗人的神学” 用诗意的语言传达信仰[J]
.中国宗教,2015(6):54-55.
6
刘同舫.
技术的异化与诗意化[J]
.晋阳学刊,2006(2):67-70.
被引量:1
7
李威.
没有亚当的“夏娃”——技术的异化与人的异化[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9-11.
8
杨嘉明.
从技术的社会属性看技术的异化[J]
.鄂州大学学报,2017,24(2):9-10.
被引量:1
9
李霞玲,王贵友.
劳动的异化与技术的异化——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异化理论之比较[J]
.理论月刊,2010(1):19-21.
被引量:2
10
陈莹.
古希腊实践智慧的消解与近现代技术的异化[J]
.学术交流,2014(11):32-37.
大众科技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