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今传媒》
2006年第04X期20-20,共1页
Today's Mass Media
同被引文献15
-
1蒋忠波.网络媒体关于女大学生报道的叙事特征[J].青年记者,2008(26):18-19. 被引量:2
-
2韩贺南.被“凝视”与被“驱逐”——女大学生对媒体中女性形象的审视[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3):99-100. 被引量:15
-
3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J].国际新闻界,1999,21(1):49-57. 被引量:113
-
4许向东.弱势群体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6,28(8):54-58. 被引量:8
-
5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6http://www.abapabi.com.cn.2010.01.20.12:00,《今日旱报》.
-
7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
8[法】塞奇·莫斯科维奇著,许列民等译:《群氓的时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
9[美】威尔伯·施拉姆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
10陈龙:《"优先解凄"模式下的女大学生形象设定》,载于《中国传媒报告》2007年第2期.
二级引证文献9
-
1席甲栋.浅析中外媒体中大学生的形象[J].新闻传播,2012(9):196-196. 被引量:1
-
2刘鸿宇.第三者的媒介形象建构分析[J].今传媒,2013,21(2):66-67. 被引量:1
-
3张嫣然.媒体对女大学生群体形象的偏构——以女大学生遇害失联的报道为例[J].新闻传播,2015(7):17-18.
-
4李明文,管宪任.试析媒体对女大学生的形象建构——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羊城晚报》为例[J].新闻知识,2015,0(11):38-41. 被引量:1
-
5张玉鑫.论网络新闻对女大学生形象的塑造——以“女大学生失联案”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5,0(12):69-69.
-
6代智林.媒体再现的女大学生形象对其求职的影响[J].新闻研究导刊,2016,7(8):81-81.
-
7赵心悦,宋宝玲,田露露.媒体报道框架下的女大学生形象分析[J].传媒论坛,2018,1(10):170-170.
-
8孟晗,李妍,王静怡.网络时代女大学生媒介形象研究——以《中国青年报》近十年的新闻报道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9(7):41-44.
-
9刘建廷.大学生心理层面的网络媒体新闻报道研究[J].新闻战线,2018(10X):35-36. 被引量:1
-
1张洪金.浅谈暗访调查的十八般武艺[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6):244-245.
-
2张绍轲,刁小灵.对拒绝采访说“不”--媒体的暗访调查如何突破调查障碍[J].魅力中国,2014(25):272-272.
-
3张绍轲.暗访与专业知识[J].新闻研究导刊,2014,5(10):60-62.
-
4廖保平.像今天一样[J].思维与智慧,2005(10):59-59.
-
5刘小峥.从嘉禾高考舞弊看电视记者暗访[J].视听界,2001(1):25-26.
-
6乔新生.新闻记者应有的操守[J].公民导刊,2003,0(7):37-37.
-
7孙海.反常新闻对群体形象的影响——以女大学生群体为例[J].魅力中国,2009,0(22):172-172.
-
8周之南.别炒作“卖身救某”[J].金陵瞭望,2006(5):22-22.
-
9袁婷.女大学生网上“卖身救母”遭质疑[J].通信业与经济市场,2005(10):44-46.
-
10子生.警惕'为卖淫正名'的舆论逆流[J].新闻三昧,2007,0(10):3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