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大学生在不同阶段所存在的不同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大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
徐献红
机构地区
河南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经济师》
2006年第5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现状
对策
高校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1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2
1
曲素艳.
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及心理障碍成因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1):109-112.
被引量:28
2
张大均.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1):17-23.
被引量:75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刘宣文.
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J]
.教育研究,1999,20(3):42-46.
被引量:61
2
江光荣.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3):49-54.
被引量:114
3
周燕.
关于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几点思考[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42-45.
被引量:71
4
佐斌.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实考察[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51-56.
被引量:17
5
佐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1):33-37.
被引量:23
6
解军.
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J]
.心理学探新,2001,21(1):49-53.
被引量:21
7
何样勇.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九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1).
8
王亚琼.
大学生个体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8,18(1):51-54.
被引量:17
9
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
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6(3):56-62.
被引量:296
10
董吉贺.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21(4):96-96.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01
1
潘彦谷,张大均,何龙韬,刘传星,李知洋,刘广增.
父母的依恋风格与初中生的心理素质:亲子依恋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2):217-223.
被引量:1
2
张晓红,王帅,古青,王茜.
疫情期间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危机应对[J]
.心理月刊,2021(4):23-26.
被引量:5
3
臧刚顺,高红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维运行模式的建构[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S1):231-232.
4
屈晓婷,黄晓慧.
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与培训[J]
.中国电力教育,2002(3):63-68.
被引量:1
5
黄巧香,.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8-121.
被引量:1
6
关雅兰,孙喜旺.
人文素质教育导向功能对高师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与作用[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87-88.
7
陈志英.
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的再思考——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视角[J]
.文教资料,2007(2):26-27.
被引量:2
8
韩宛娜,刘诗福,孟繁利,沈超.
当代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应对策略[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2):128-128.
9
刘丹.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浅论:现状、误区与对策[J]
.文教资料,2005(36):34-35.
10
王金元,何侃.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支持系统的建构[J]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0(3):40-4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4
1
肖军,万滋衡.
“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07(11):149-149.
被引量:1
2
焦彩珍.
学习动机的自尊理论[J]
.社科纵横,2004,19(1):114-115.
被引量:4
3
任未多.
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J]
.体育科学,1997,17(3):75-81.
被引量:190
4
陈岩,张婕,王琦,王海艇.
我国青少年身体自尊的研究现状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5):113-114.
被引量:22
5
张勇,宋旭,李彦.
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四川体育科学,2005,24(1):37-39.
被引量:10
6
范素萍,胡兵,李德仙.
体育锻炼对改善学生不良心理的作用[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3):94-96.
被引量:14
7
金海燕,路平,林伟连.
易发心理障碍研究生的人口学特征及其教育对策[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3):16-20.
被引量:24
8
邢晓辉,常军武,王华峰.
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3):21-24.
被引量:12
9
高虹.
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效应研究进展评述[J]
.体育学刊,2005,12(6):67-70.
被引量:16
10
蔡明兰.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7(6):103-106.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2
1
王洋.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98-99.
2
付玉萍.
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J]
.职业技术,2007(4):124-126.
3
胡炬波.
试论体育活动调节自我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J]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1):116-119.
被引量:3
4
曾瑶池,黄鑫,许晓丽,黄益德,王浩,胡敏予.
医学研究生SCL-90评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101-104.
被引量:4
5
马桂兰,李海强,刘新英.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修养[J]
.教育探索,2009(2):129-130.
被引量:5
6
牛伟,陈华.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体育学刊,2009,16(9):83-85.
被引量:6
7
孙树滨,郑宏伟.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现状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9(3):104-106.
被引量:3
8
孔维峰.
“创设情境激起认知内驱力”的体育教学法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2(23):152-154.
9
王晓瑛.
在跨栏跑教学中如何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8):210-210.
10
许国栋.
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个案[J]
.经营管理者,2011(11X):271-271.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谢红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应届本科毕业生心理状况调查及分析[J]
.智慧健康,2021(6):70-73.
2
刘新文,陈娅娟,周蕊,张勇,魏文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儿的人文关怀实践[J]
.中华护理杂志,2020(S01):608-609.
被引量:11
3
张溪.
高职学生校园定向运动中耐力素质训练与身心健康研究[J]
.运动,2012(12):63-64.
被引量:1
4
张军奎.
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甘肃科技,2009,25(4):157-158.
被引量:1
5
张燕园.
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
.科教文汇,2010(7):170-171.
被引量:2
6
朱小兰.
试论优秀运动员逆反心理成因及其对策[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4):157-158.
7
孟宪霞.
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建构[J]
.中国成人教育,2011(17):51-53.
被引量:2
8
王丹,宋燕峰,苗丹民.
归因训练对航空机务人员身心作用研究[J]
.医学研究杂志,2011,40(9):76-78.
9
张庆玲.
261名护理实习面试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6):102-105.
被引量:1
10
喻瑶.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2,26(3):283-285.
1
唐家亮.
体育游戏对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运用及效果[J]
.凯里学院学报,2011,29(3):99-100.
被引量:1
2
李海萍,李良松.
谈高职高专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对策[J]
.商情,2013(2):287-287.
经济师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