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罗忠镕艺术歌曲中人声旋律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二十世纪以来的音乐观念中,构成音乐的各要素趋于平等。音色、节奏和织体的地位相对于传统有所“上升”,这同时就意味着旋律及其主导地位的“下降”。主调音乐中,结构匀称、主题凸显、调式调性简明的旋律特征已被淡化,纵横关系上出现了不同调式的复合或调式基础上的高度半音化。而以勋伯格为先驱的无调性音乐旋律,则进一步打破了具体的音乐风格和“可唱可记”的声乐化状态。在“以旋律为灵魂”的复调音乐中,巴赫时代追求线条清晰的审美标准也多少被放弃,旋律的意义甚至被扩展到音响的观念,出现了以里盖蒂为标志、令众多现代作曲家青睐的、由超多声部形成整体性音响的微复调。
作者 刘涓涓
出处 《人民音乐(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28,共4页 Peoples Music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于会泳.《民族民间音乐腔词关系研究》[J].音乐人文叙事,1997,:54-91.
  • 2钱仁康.《“词语描绘”纵横谈》[C].钱亦平编.《钱仁康音乐文选》(续编)[A].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687.
  • 3[美]保罗·亨利·朗格.《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M].张洪岛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370,372.
  • 4韩林德.《孔子美学观浅探》[J].《复旦学报》编辑部·中国古代美学史研究[C].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118.

同被引文献11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