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外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管理规则及对我国的借鉴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了国外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管理模式、审查制度和技术准则,进而从管理体系、品种审查程序和技术准则、种子管理法规等方面论述了国外植物新品种保护管理规则对我国的借鉴作用,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政策建议。
作者
蒋和平
谢新南
机构地区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出处
《科技与经济》
2006年第2期45-49,共5页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70273053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保护
管理规则
借鉴
政策建议
分类号
S32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7
1
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多边贸易谈判资料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中国专利局条法部编.集成电路和植物品种知识产权保护专辑[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
3
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植物新品种保护基础知识[M].北京:蓝天出版社,1999..
4
农业部科教司编.农业知识产权研讨会论文集[C].2001.
5
段瑞春.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M].北京,2003.
6
崔野韩.美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审查制度考察报告[M].北京,2000.
7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总第1-11期)[R].北京: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
共引文献
9
1
罗忠玲,邹彩芬,王雅鹏.
国际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06,24(1):92-95.
被引量:14
2
林祥明,蒋和平.
对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评价[J]
.农业科技管理,2006,25(1):27-28.
被引量:14
3
郭郢.
农业科研单位知识产权管理的难点浅析[J]
.农业科技管理,2006,25(5):50-52.
被引量:17
4
陈于敏,徐转,王建军.
水稻新品种DUS测试的特异性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B09):145-148.
被引量:3
5
郝培尧.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开发与利用——以姜科为例[J]
.山东林业科技,2007,37(4):90-93.
被引量:1
6
郝培尧.
我国新花卉作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初探[J]
.内蒙古林业科技,2007,33(3):49-52.
被引量:5
7
魏国汶,戴天放,周海波,张春.
保护农业知识产权促进现代农业发展[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50-53.
被引量:6
8
张梅申,岳增良,陈保华.
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促进农业科研单位发展[J]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4):42-45.
被引量:3
9
陈超,张明杨,李寅秋,唐力.
我国植物新品种权走出去战略探析——基于UPOV国际发展和竞争动向的视角[J]
.中国软科学,2011(10):27-35.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38
1
林月俊,王济民.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J]
.农业科技管理,2004,23(5):31-36.
被引量:7
2
李卫东.
林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与比较[J]
.世界林业研究,2005,18(4):23-26.
被引量:1
3
杨旭红.
澳大利亚《1994年植物育种者权利法》的特点[J]
.农业科技管理,2005,24(5):6-9.
被引量:2
4
谭涛,展进涛.
美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及其对我国育种创新的影响研究[J]
.电子知识产权,2006(2):36-38.
被引量:7
5
原晓爽.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趋势[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3):46-53.
被引量:15
6
杨红朝.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965-1966.
被引量:15
7
孙宝启.
法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及其启示[J]
.世界农业,1996(12):19-22.
被引量:4
8
展进涛,黄武,陈超.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育种投资结构的影响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49-54.
被引量:9
9
董新忠.
美国植物新品种的专利保护——基于Pioneer Hi-bred案看美国植物新品种的可专利性[J]
.知识产权,2006,16(5):60-64.
被引量:5
10
纪玉忠,陈军胜,丁晓松,张劲柏,汪秀艳.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思考[J]
.种子,2006,25(12):71-7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7
1
郭郢,赵恒,贾宝红.
科研单位新品种保护动力不足的成因分析[J]
.农业科技管理,2008,27(1):37-39.
被引量:3
2
戴剑,李华勇,丁奎敏.
刍议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J]
.种子,2008,27(11):98-101.
被引量:6
3
陈超,孙璐.
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比较研究[J]
.科技与法律,2009(3):21-25.
被引量:5
4
乔磊,李云,杨华.
榛属新品种测试指南编写的相关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63-13265.
被引量:2
5
吕珂,徐世艳,杜鹃,侯倩倩,赵泽民.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SWOT分析及对策[J]
.世界农业,2011(1):58-61.
6
文芳芳,王忠明.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信息共享问题探讨[J]
.世界林业研究,2011,24(3):78-80.
被引量:2
7
王晓霞.
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研究[J]
.学理论,2014(5):109-110.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曾艳.
美国、日本及印度植物育种公共政策的经验与借鉴[J]
.世界农业,2015(9):83-86.
被引量:4
2
栗建枝.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的探讨——玉米新品种“潞玉13”成果转化剖析[J]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5):77-79.
被引量:6
3
邢岩,孙兆东,陈会英.
植物品种权入股行为的调查分析[J]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2):38-41.
被引量:4
4
刘洋,熊国富.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概况[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158-12159.
被引量:6
5
孙瑀琪,张成亮,周世伟,肖佳雷.
国外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经验与启示[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7):149-152.
被引量:4
6
文芳芳,王忠明.
浅析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9):213-215.
被引量:1
7
倪建平,李黎红,陈乾.
我国水稻新品种权保护现状与改进建议[J]
.中国稻米,2011,17(6):21-24.
被引量:7
8
范圣明,王忠明,周大伟.
我国林产品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探讨[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185-187.
被引量:2
9
冯健,康树萱,于世河,田永霞,王骞春,陆爱君.
榛子遗传改良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辽宁林业科技,2012(2):31-34.
被引量:3
10
范圣明,王忠明,龚玉梅,马文君.
我国林业知识产权发展研究[J]
.世界林业研究,2012,25(2):57-62.
被引量:7
1
刘志强.
贵州专利,为啥这么少?[J]
.中国西部科技,2002,1(3):38-38.
2
三项林业行政事业性收费年内调整[J]
.林业经济,2015,37(10):122-122.
3
张艳.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审计[J]
.现代审计与会计,2000(9):35-36.
4
周立军.
准确把握审查程序依法规范监督行为——关于预决算审查监督的几个问题[J]
.新疆财会,2000(4):17-19.
5
佟立志.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三)[J]
.中国工程咨询,2011(3):70-71.
被引量:1
6
刘曼红.
风险投资公司的运作程序[J]
.中国科技信息,1999(1):25-25.
被引量:1
7
孙炜琳,王瑞波.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面临的瓶颈及原因探析——基于参与主体的角度[J]
.农业经济问题,2008,29(12):19-25.
被引量:12
8
郁书君,陈红.
中国与植物新品种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J]
.中国花卉园艺,2006(11):9-11.
被引量:1
9
吴立增,刘伟平,黄秀娟.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品种权人的经济效益影响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5(3):54-60.
被引量:20
10
朱怀庆,丁力.
论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监管策略[J]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5(4):22-24.
被引量:4
科技与经济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