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银行业监管问题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是银行稳健经营和银行体系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中国的银行业将面临外资银行的巨大冲击,在这样的形势下,对于如何加强银行监管这一问题的探讨再次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加强中国银行业监管为主题,客观地分析了当前我国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银行监管的现状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银行监管的建议。
作者
王丹
机构地区
上海金融学院
出处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3-84,共2页
Finance and Economy
关键词
银行监管
问题
建议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王银枝.
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探讨[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3):29-32.
被引量:12
2
张强,王忠生.
我国分业监管协调合作的制度安排思考[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25(6):22-26.
被引量:11
3
周佳.
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J]
.经济师,2005(9):235-235.
被引量:1
4
陈关其.
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思考[J]
.市场周刊,2005,18(6):70-71.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5
1
North, Douglass C. Institu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
Abrams, Richard, and Michael Taylor, 2000. Issues in the Unification of Financial Sector Supervision [ J ]. IMF Working Paper WP/00/213.
3
巴塞尔监管委员会.巴塞尔新资本协议[Z].,2004..
4
李颜波.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J].理论纵横,2005,(1).
5
李公民,刘镭,李志武.
新巴塞尔协议下我国商业银行业的抉择[J]
.现代管理科学,2004(6):94-9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3
1
卞文君,屠世超.
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的不足与完善[J]
.金融教育研究,2009,23(5):14-18.
被引量:1
2
王世军,朱九龙,陶晓燕.
对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有效性探讨[J]
.生产力研究,2004(12):47-48.
被引量:1
3
王永龙.
提升我国金融监管效率的对策探析[J]
.中国经济问题,2005(4):61-67.
4
王霞.
论我国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合作[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21(5):23-26.
被引量:5
5
钟滨.
金融创新条件下的我国金融监管[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0):143-144.
被引量:7
6
盛英会.
试论我国对外资银行的法律监管[J]
.商业经济,2005(11):54-55.
被引量:1
7
孙晓慧.
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研究观点综述[J]
.经济纵横,2006(2):71-73.
被引量:6
8
张强,张瑞怀.
证券风险转嫁为银行风险的形成路径与防范策略[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27(2):16-19.
被引量:5
9
张强,佘桂荣,曾涛.
机构分设下央行与银监会多层面的协调机制建设[J]
.武汉金融,2006(4):12-15.
10
林朴.
美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趋势对我国的借鉴[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8(4):65-7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
1
焦俊伟.关于我国电子银行法律制度的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0.
2
陈少湧.
网上银行安全、银行责任与法律监管制度的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1):188-18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智绪鲁,王敏.
浅析电子银行存在的风险及法律监管[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5(5):53-5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赵建峰.
关于电子银行责任与法律监管制度的问题探究[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7,0(5):60-60.
1
金浩.
我国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
.现代经济信息,2008(A05):38-38.
被引量:2
2
丁萍.
影响货币政策有效实施的五大金融性因素——兼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现状及发展要求[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2):25-28.
3
陈镜溶.
谈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J]
.辽宁财税,1994(12):38-39.
4
王晓军.
利率市场化:国际经验与启示[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21(5):33-34.
5
农业银行无锡太湖支行课题组.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J]
.现代金融,2013(2):27-28.
6
周芳.
借鉴国外先进监管模式完善我国银行监管制度[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6):10-15.
被引量:1
7
吕义.
应收息大幅度增长的成因及对策[J]
.华北金融,1995(12):30-31.
8
李军.
如何从当前银企关系角度构建社会诚信体系[J]
.广西金融研究,2005(2):38-40.
9
陈振中.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J]
.新疆审计,2005(5):13-14.
10
荆勤忠,李瑞先.
对强化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的现实思考[J]
.甘肃金融,2003(11):22-23.
金融与经济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