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多目标: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的现实选择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转轨时期,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特征决定了货币政策追求多目标具有其客观必然性,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中央银行应把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经济结构均衡、国际收支平衡明确纳入最终目标集,并通过确定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和次要目标、设定货币政策的长期目标集与短期目标集、以目标区间取代目标单值来增强多目标的协调性。
作者
陈涛
机构地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出处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3,共4页
Finance and Economy
关键词
转轨时期
货币政策
中国
分类号
F821.0 [经济管理—财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863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10
1
[美]尼古拉斯·R·拉迪.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2
沈伟基,陈涛.
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再思考[J]
.宁夏社会科学,2002(6):30-34.
被引量:7
3
李锁云,陈涛.
中国多目标约束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J]
.经济学动态,2004(6):41-43.
被引量:4
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1999年)》.《人民日报》,1999年11月18日第1版.
5
《江泽民朱镕基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人民网,2001年11月29日.
6
周小川.《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全面促进中央银行工作》.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3年8月5日.
7
《全面把握宏观经济调控的四个主要目标》,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3年7月31日.
8
.《中国统计年鉴》[M].,1983.323页.
9
《农发行简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网站.
10
铃木淑夫.《日本的金融政策》,15页,中国发展出版社,1995.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吴有昌.《通货紧缩的自我强化机制与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选自《1998~2000中国通货紧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2
《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3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3
刘志友.
我国货币政策与再就业政策协调配合的思考[J]
.财经问题研究,1999(2):43-47.
被引量:5
4
谢平.
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J]
.金融研究,2000(1):1-10.
被引量:213
5
周骏.
货币政策的几个问题[J]
.金融研究,2001(5):20-27.
被引量:29
6
郭田勇.
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内涵研究[J]
.金融研究,2001(7):18-26.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863
1
马戎.
中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与社会结构变迁[J]
.西北民族研究,2000(1):16-40.
被引量:1
2
杨森.
人口问题对西北民族地区构成的挑战[J]
.西北民族研究,2000(1):143-150.
3
东方晓,贾丽华.
回望西域:地缘政治变化与中国的安全[J]
.西亚非洲,2001(1):20-27.
被引量:3
4
黄英,倪宪章.
中国1949-1960年国家技术观的演进路径[J]
.学术研究,2003(12):101-104.
被引量:1
5
卢晓昆.
论云南与印度的贸易合作[J]
.学术探索,2001(5):44-47.
被引量:1
6
钱文艳.
建国后土地与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历史演变[J]
.安徽史学,2002(3):80-83.
被引量:6
7
黄卫华.
公权资本化和教育高收费[J]
.社会科学战线,2005(1):69-75.
被引量:4
8
周昆云.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民族平等的构想与追求[J]
.广西民族研究,2000(4):1-7.
被引量:4
9
陈享光,李学彦.
2004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J]
.当代经济管理,2005,27(3):5-13.
10
杨承训.
论国有经济的数量底线与质量——兼及相关六论实证解析[J]
.经济学动态,2005(7):6-11.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37
1
蔡昉,都阳,高文书.
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J]
.经济研究,2004,39(9):18-25.
被引量:332
2
赵进文,闵捷.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效果非对称性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2005,40(2):26-34.
被引量:134
3
周素彦.
20世纪西方货币政策理论发展与评述[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2):9-11.
被引量:3
4
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
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
.金融研究,2005(5):70-79.
被引量:285
5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J]
.经济研究,2005,40(10):12-23.
被引量:147
6
张建友.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个新角度的再考察[J]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21(6):4-8.
被引量:7
7
蔡昉,王美艳.
“未富先老”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挑战[J]
.宏观经济研究,2006(6):6-10.
被引量:42
8
王子先.
我国外贸顺差一定会引起流动性过剩吗?[J]
.中国金融,2007(14):26-28.
被引量:2
9
蔡昉.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
.经济研究,2007,42(7):4-14.
被引量:309
10
夏斌.
关于当前人民币汇率调整策略的思考[J]
.中国金融,2007(15):34-35.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4
1
任碧云,王智茂.
转型背景下中国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及其政策协调选择[J]
.华北金融,2008(9):3-7.
2
范从来.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重新定位[J]
.经济学家,2010(7):83-89.
被引量:19
3
张曼.
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传导机制[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7):8-8.
4
秦川.
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调整[J]
.财会学习,2017,0(23):213-2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刘普生.
“稳增长”政策的政治逻辑与法律治理[J]
.法学,2014(12):68-75.
被引量:2
2
李博,杨黎明,王鹏翮.
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制改革展望[J]
.区域金融研究,2011(7):27-32.
3
陈享光,苏传才.
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新进展[J]
.当代经济管理,2011,33(7):1-5.
4
李博,杨黎明,王鹏翮.
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制改革展望[J]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3):29-34.
5
林松.
当前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偏好分析[J]
.商业时代,2011(35):59-61.
被引量:4
6
李秀昆.
积极财政政策中的货币政策评价与比较[J]
.投资研究,2012,31(8):145-153.
7
汤凤林,甘行琼.
滞胀风险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选择[J]
.西部论坛,2012,22(3):28-34.
被引量:3
8
郑勇,刘超.
中国货币政策效率研究——基于1993-2012年年度数据的评价[J]
.经济与管理评论,2014,30(5):93-99.
被引量:4
9
刘超,吴明文,马玉洁.
复杂网络视角下的货币政策多目标体系研究[J]
.经济与管理,2014,28(6):38-44.
10
刘超,马文腾.
基于门限模型的货币政策多目标可协调性研究——来自中国1993—2013年季度数据[J]
.财经科学,2015(3):33-44.
被引量:2
1
陈涛.
多目标: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的现实选择[J]
.特区经济,2006(4):23-25.
被引量:1
2
张俊.
中国转轨时期通货膨胀的政策取向[J]
.上海投资,1995(4):13-15.
3
何德旭.
论中国转轨时期的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J]
.当代经济科学,1996,18(3):15-22.
4
汉斯约尔格.赫尔,谢涛.
中国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问题[J]
.财经科学,1999(4):54-57.
5
江春.
中国转轨时期金融改革与企业发展学术讨论会综述[J]
.经济研究,1995,30(11):54-60.
被引量:10
6
江其务.
论中国转轨时期的金融风险[J]
.征信,1999,26(1):8-12.
被引量:6
7
江其务.
论中国转轨时期的金融风险[J]
.金融研究,1999(3):21-26.
被引量:56
8
荣艺华.
中国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与银行稳定[J]
.当代经济科学,2005,27(5):104-105.
9
吕剑.
金融约束理论:中国转轨时期金融改革的思考[J]
.中国物价,2010(11):48-51.
被引量:2
10
刘晔,吴向芳.
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的有关制度分析[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18(5):60-62.
金融与经济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