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和谐共处心理基础调查研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这两个生活在完全不同领域的群体,被市场经济这条纽带联系到一起,二者之间能否和谐共处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现阶段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交往动机、心理认同上存在差异,但二者之间在本质上是相容的,这是未来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能够和谐共处的基础。我们应该从政府的政策落实、媒体的正面宣传、社区的积极接纳、提升城市居民的认识境界和增强农民工的主人翁意识方面促进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的相互融合。
作者
吕斐宜
机构地区
湖北经济学院政法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2-134,共3页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居民
心理
调查研究
和谐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27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5
参考文献
4
1
郑月琴.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分析[J]
.经济与管理,2005,19(9):9-11.
被引量:19
2
康洁,熊和平.
浙江省农民工心理健康透视及其对策[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4):11-14.
被引量:18
3
康来云.
农民工心理与情绪问题调查及其调适对策[J]
.求实,2004(7):85-88.
被引量:54
4
朱考金.
城市农民工心理研究——对南京市610名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J]
.青年研究,2003(6):7-11.
被引量:67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李强.
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J]
.社会学研究,1995(4):63-67.
被引量:165
2
李良进,风笑天.
试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系统[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1):12-16.
被引量:55
3
刘传江.
当代中国农民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二) 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边缘化与市民化[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11):44-47.
被引量:96
4
吴兴陆,亓名杰.
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5(1):26-32.
被引量:110
5
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
.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被引量:1553
6
李强.
关注转型时期的农民工问题(之三) 户籍分层与农民工的社会地位[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8):16-19.
被引量:130
7
朱力.农民工的身份定位,2000.
8
朱力.
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磨擦性互动[J]
.江海学刊,2001(6):48-53.
被引量:159
9
黄瑞芹,张广科.
农民工进城就业歧视政策的经济学评价[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8(4):34-37.
被引量:10
10
朱力.
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
.江海学刊,2002(6):82-88.
被引量:697
共引文献
127
1
汪勇,郭文亮.
公民意识诘难青年农民工及其培养刍议[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1):48-52.
被引量:4
2
沈红云,张玲.
当前国内农民工心理研究综述[J]
.法制与社会,2006(19):139-141.
被引量:7
3
甄月桥,陈蔚,葛列众.
农民工就业心理的代际差异探析[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7-10.
被引量:5
4
丁煜,王丽郦,潘夏蓉,刘力丰.
进城务工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探讨——基于安徽省四县的调查报告[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14-18.
5
肖云,石玉珍.
青壮年农民工的失业及社会保障状况研究——对重庆市954名青壮年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J]
.青年研究,2004(10):22-25.
被引量:2
6
肖云.
重庆农民工务工基本概况及评价[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1):35-38.
被引量:2
7
林晓珊.
“边缘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歧视探析[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5,23(1):36-40.
被引量:17
8
孟传慧,田奇恒,王绪朗.
进城农民个体劳动者去与留的实证研究——对武汉市进城农民留城态度的调查[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45-49.
被引量:7
9
窦文博.
农民工心理状况浅析[J]
.中国商界,2010(7):231-231.
被引量:5
10
王小红.
我国农村转移人员城市化现状问题探析[J]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37-40.
同被引文献
23
1
胡宝娣.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问题研究[J]
.农村经济,2004(8):91-93.
被引量:9
2
刘林平,郭志坚.
企业性质、政府缺位、集体协商与外来女工的权益保障[J]
.社会学研究,2004(6):64-75.
被引量:51
3
黄锟.
论农民工是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J]
.社会主义研究,2005(1):101-102.
被引量:7
4
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
.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被引量:1553
5
刘林平,万向东,王翊.
二元性、半合法性、松散性和农民工问题[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2):63-68.
被引量:25
6
刘朝华.
农民工阶层与统一战线[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3):23-24.
被引量:2
7
邹元莲,刘四辈.
重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4):8-10.
被引量:1
8
金萍.
关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关系的调查[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6):32-33.
被引量:2
9
谢建社.
农民工分层:中国城市化思考[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0):44-49.
被引量:49
10
卢国显.
我国大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
.社会学,2006(4):1-11.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4
1
谢晓明.
关注农民工的语言生活状况[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5(4):59-62.
被引量:16
2
刘林平.
交往与态度:城市居民眼中的农民工--对广州市民的问卷调查[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2):183-192.
被引量:33
3
谢宇,谢建社.
融城的新法宝:从农民统战到农民工统战[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171-175.
被引量:2
4
吴新亮,陈红.
农民工自身的素质对其市民化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7-1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5
1
胡鹏辉,任克强,杜沙沙.
生计、权利和尊重:生活机会视域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
.中国农村研究,2018,0(2):134-147.
2
崔晓飞.
城市农民工阶层的语言使用状况及思考[J]
.社会工作,2008(10):35-38.
被引量:3
3
尹静.
家长对保姆使用方言的态度与影响认识[J]
.学前教育研究,2009(5):64-67.
被引量:7
4
刘秋霞.
我国农民工就业扶持中的政府责任探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5):279-279.
被引量:7
5
陈黎.
外来工社会排斥感探析 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J]
.社会,2010,30(4):163-178.
被引量:16
6
王嘉顺.
区域差异背景下的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口迁入的态度研究 基于2005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J]
.社会,2010,30(6):156-174.
被引量:19
7
曾晓洁.
新生代农民工的母语能力缺失与补偿[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39-44.
被引量:11
8
叶俊焘,蒋剑勇,钱文荣.
城市居民对进城农民工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群体间交往的视角[J]
.浙江社会科学,2011(10):95-100.
被引量:14
9
杜萍.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冲突的原因与改善[J]
.科学咨询,2011(10):22-24.
被引量:1
10
寿佳露,孙丽莉,孔立佳,李学丽.
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引导分析——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10):94-95.
被引量:1
1
孙玉杰.
慎与孩子谈老师[J]
.现代交际,1994(3):11-11.
2
马增芳.
公文写作怎样把大道理讲得深入人心[J]
.应用写作,2006(10):12-14.
3
赵琛.
做好人际关系应该研究的几个问题[J]
.中华儿女,2006,0(1):75-77.
被引量:1
4
王文华.
“艺术是科学创造的亲密伙伴”——郭沫若与钱学森的友谊[J]
.郭沫若学刊,2013(2):20-25.
被引量:4
5
潘一.
略论女青年对现代化生活方式的适应问题[J]
.当代青年研究,1985(5):15-18.
6
张赫.
正面宣传的创新[J]
.记者摇篮,2008(1):38-38.
7
傅荣.
做个善于交际的人[J]
.初中生之友(快乐号)(上),2004,0(Z2):77-80.
8
王艳,王伟.
网络交往研究新进展[J]
.学理论,2016(10):96-99.
9
桂勇.
察析当代青年社会交往状况[J]
.社会,1997,17(8):26-27.
被引量:1
10
许德奇.
青年职工社交兴趣、态度与社交动机[J]
.当代青年研究,1986(7):29-30.
江汉论坛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