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特制八宝豆豉原料配方加工技术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传统配料基础上,分别添加枸杞、芦笋、牛蒡,制成配料不同、风味各异、具有保健功能的八宝豆豉;而且还研制成功低盐发酵技术和温度控制技术,缩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产品质量。
作者
唐汝友
黄秀山
刘振本
赵存花
张永涛
张贵国
机构地区
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11-1211,1214,共2页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八宝豆豉
原料配方
加工技术
分类号
TS209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54
1
宋国安.
藤黄小球菌型腐乳加工工艺[J]
.山东食品科技,2004,6(8):7-8.
被引量:4
2
梁恒宇,程建军,马莺.
中国传统大豆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的分布[J]
.食品科学,2004,25(11):401-404.
被引量:33
3
向梅,吴思方,王伟平,杨荆树.
豆豉纤溶酶产生菌的筛选及菌种鉴定[J]
.微生物学杂志,2005,25(1):21-24.
被引量:16
4
付利,杨志兴.
纳豆激酶的研究与应用[J]
.生物工程进展,1995,15(5):46-49.
被引量:83
5
庞庆芳,张炳文,孙爱东.
中国传统大豆发酵食品——豆豉功能成分的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2):185-187.
被引量:28
6
王彦杰,苏庆辉,李志江,李静,吴桐,戴凌燕.
豆豉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及品质分析[J]
.食品与机械,2006,22(6):130-132.
被引量:17
7
冯清平,薛林贵.
复合诱变原生质体选育耐热碱性蛋白酶高产菌[J]
.微生物学报,1996,36(6):453-459.
被引量:26
8
鄯晋晓,盛占武,蒋和体,杨虎.
细菌型豆豉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
.中国酿造,2007,26(3):1-4.
被引量:18
9
赵德安.
酶制剂应用于传统大豆发酵食品酿造的探讨[J]
.中国酿造,2007,26(4):58-61.
被引量:7
10
Li H, Feng F Q, Shen L R, et al. Nutritional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bacterial douchi[J]. Asia Pac J Clin Nutr, 2007, 16 (S1) : 215 - 221
引证文献
3
1
李华,李铎,沈立荣,壮晓健,冯凤琴.
细菌型豆豉纯种发酵工艺优化[J]
.中国粮油学报,2009,24(2):50-54.
被引量:13
2
李华,沈立荣,冯凤琴,李铎.
传统细菌型豆豉中优势菌株的蛋白酶酶活研究[J]
.粮油加工,2009(12):180-183.
被引量:4
3
张金兰,张建,纪凤娣,渠岩,鲁绯.
传统大豆发酵食品中主要功能细菌的研究进展[J]
.中国酿造,2011,30(1):5-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李小永,陈伟,程芳,李靖.
一株细菌型豆豉发酵菌种的筛选及鉴定[J]
.食品工业科技,2011,32(11):212-215.
被引量:8
2
张涛,董开发,尹召军,张凤英.
提高细菌型豆豉纤溶酶活性的生产工艺优化[J]
.中国调味品,2012,37(3):67-71.
被引量:6
3
滕超,李秀婷,朱运平.
传统豆豉中高产蛋白酶葡萄球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优化[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0):305-308.
被引量:2
4
谢亮.
豆豉的人工接种发酵工艺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13,38(11):40-43.
被引量:2
5
孟宪刚,李玉梅,史美玲,吴东.
耐盐高降解蛋白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条件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4,35(15):180-184.
被引量:1
6
陈茜,汪建明,胡可眉.
纳豆芽孢杆菌发酵液抑菌物质的提取与初步分析[J]
.食品与发酵科技,2014,50(5):12-15.
被引量:5
7
刘佳慧,王修俊,艾静汶,尹爽,田多,王纪辉,杨志波.
贵州特色水豆豉制曲工艺及生长因子优化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15,40(7):290-294.
被引量:3
8
刘有晴,黄丹,左勇,上官梦婷,毛祥,于华,梁源.
曲霉型豆豉酿造中米曲霉产蛋白酶作用条件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5,26(8):110-113.
被引量:2
9
凃婧,李笑梅.
腐乳相关研究及开发进展[J]
.大豆科技,2016(4):39-44.
被引量:12
10
程教擘,谢艳华,刘金,陈力力,蒋立文.
传统发酵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改进措施[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8):3092-3098.
被引量:18
1
唐汝友,黄秀山,刘振本,赵存花,张永涛,姚永业,张贵国.
特制八宝豆豉新工艺配方及加工技术[J]
.山东农业科学,2006,38(3):79-81.
被引量:2
2
曾芳琴.
八宝豆豉制法[J]
.农村新技术,2000(9).
3
焦爱学.
八宝豆鼓加工工艺[J]
.食品科学,1993,14(2):52-53.
被引量:1
4
李燕,陈利梅.
保健型八宝豆豉的工艺研究[J]
.农产食品科技,2009,3(4):19-22.
5
李华,沈立荣,冯凤琴,李铎.
传统细菌型豆豉中优势菌株的蛋白酶酶活研究[J]
.粮油加工,2009(12):180-183.
被引量:4
6
王革.
八宝豆豉生产方法[J]
.农村新技术,1995,0(10):39-40.
被引量:1
7
李华,李铎,沈立荣,壮晓健,冯凤琴.
细菌型豆豉纯种发酵工艺优化[J]
.中国粮油学报,2009,24(2):50-54.
被引量:13
8
赵永敢,曾维丽,代建华.
模糊数学在西兰花香肠研制中的应用[J]
.肉类工业,2013(10):29-32.
被引量:2
9
热爱学.
八宝豆豉加工工艺[J]
.企业科技与发展,1994,0(4):8-9.
10
朱树林.
论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温度的影响与控制[J]
.广西热作科技,1999(3):6-6.
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