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戏文》
2006年第2期81-82,共2页
同被引文献7
-
1陈培仲.个人流派与地域流派[J].戏曲艺术,2000,21(4):11-14. 被引量:4
-
2安葵.京剧 目前的处境和新的机遇[J].福建艺术,2006(2):9-11. 被引量:1
-
3苏移:《京剧流派问答》,http//:www.cnki. net.
-
4马少波等主编:《中国京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年版第675 页.
-
5马少波等主编:《中国京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第681 -683 页.
-
6黄传正.建国后形成的京剧流派[J].中国京剧,1994(1):38-39. 被引量:2
-
7吴岫明.简论唱腔流派的继承和发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94(1):47-49. 被引量:2
-
1赵永祺(绘).京剧流派脸谱欣赏·典韦[J].中国京剧,2007(10).
-
2赵永祺(绘).京剧流派脸谱欣赏·马武[J].中国京剧,2008(1).
-
3孙焕英.京剧流派琐谈[J].东方艺术,2000(1):42-43.
-
4罗松.横看成岭侧成峰——关于云南京剧的一些思考[J].福建艺术,2014(3):52-53.
-
5侯硕平.绚丽多彩的京剧流派[J].中外文化交流,1996,0(1):31-34.
-
6刘厚生.流派是一种历史现象[J].上海戏剧,2000(3):13-15.
-
7陈培仲.京剧流派断想[J].四川戏剧,2011(6):70-73.
-
8陈培仲.京剧流派断想[J].中国京剧,2011(11):58-61.
-
9安志强.京剧流派艺术(续)[J].中国戏剧,1999,0(9):61-63.
-
10苏宗仁.梅葆玥是余叔岩“得意门生”吗?[J].戏曲艺术,2000,21(2):103-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