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汉字文化》
2006年第2期21-23,共3页
Sinogram Culture
同被引文献59
-
1笪蓓.《古诗十九首》创作年代管见[J].科技经济市场,2007(2). 被引量:1
-
2王继学.论《古诗十九首》的排列艺术[J].职大学报,2006(1):56-57. 被引量:1
-
3顾敏.论《古诗十九首》的美学价值与意义[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5(1):21-23. 被引量:2
-
4许晓晴.论《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象与主题[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1):54-57. 被引量:11
-
5刘琦.历史本真与士人心态──《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史意义[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17(4):34-36. 被引量:4
-
6王建华.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7(2):63-65. 被引量:3
-
7刘方喜.人生意义的诗意彰显─—古诗十九首人生主题的生存本体论解读[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5(4):35-37. 被引量:2
-
8阮忠.人代冥灭 清音独远——《古诗十九首》艺术表现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27(2):94-101. 被引量:3
-
9邓乔彬.淺析《古诗十九首》的美学思想[J].文艺理论研究,1983(1):95-98. 被引量:4
-
10李金坤.《古诗十九首》艺术美发微[J].高校教育管理,1995(1):20-26. 被引量:2
-
1莫砺锋.唐诗气象——诗歌唐朝[J].走近科学,2008(6):18-21.
-
2陈永红.苏轼与陆游海棠诗歌之比较[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4):28-31. 被引量:1
-
3王英志.明人绝句风格纵论[J].文学遗产,1990(3):87-96.
-
4张东艳.王夫之非杜批评析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3(2):79-85.
-
5徐良辉.“骚之苗裔” “屈、宋遗响”——浅谈李贺和李商隐的诗歌比较[J].科教文汇,2008(2):151-151.
-
6彭纳.走进高雅艺术的殿堂[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6,0(11):68-69.
-
7缪国庆.警察的旋律[J].东方剑,2006(4):4-9.
-
8孔令玉.《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6(3):67-68.
-
9韩书文.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三曹”[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3(1):28-30.
-
10董明辉.武松,这个快意恩仇的行者[J].同学少年,2012(5):2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