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京沪港科技人才建设经验对广州的启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北京、上海、香港等科技人才聚集优势明显的城市在科技人才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广州科技人才建设可作借鉴的六点启示。
作者
杨美健
机构地区
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咨询研究部
出处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5-157,共3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基金
广州市科技和高技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专题研究之十:广州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2004040)的部分内容
关键词
科技人才建设
经验
启示
北京
上海
香港
广州
分类号
C964.2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姜万军.
体面工作 留住人才——对北京知识生产者的调查、分析[J]
.北京社会科学,2004(1):35-39.
被引量:3
2
朱春奎.
上海科技顶尖人才培养与引进战略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4(1):38-41.
被引量:7
3
陈秀珍.
改善人才结构 提升香港科技竞争力[J]
.产经评论,1998(12):43-4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蔡哲人主编.走向人才国际化:上海人才发展研究报告[R].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
Peter Drucker. 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21st Centu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4
IMD. 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1999,2000, 2001, 2002. IMD. Switzerland.
5
联合课题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9.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
ILO. Decent work and the informal economy. International Labour Conference 90th Session 2002 Report Ⅵ.ILO. Geneva.
7
M. C. Jenson, W. H. Meckling. The Nature of Man. The New Corporate Finance, 2nd edition. Irwin McGraw-Hill. 1999.
8
姜万军.
知识生产者是科技竞争力的基础——加入WTO对我国科技竞争力影响初探[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21(6):4-9.
被引量:3
9
黄毅,刘晓兰.
论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激励机制[J]
.金融科学,2001(2):112-114.
被引量:4
10
高金浩,白敏植.
国外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开发政策综述[J]
.河北学刊,2001,21(6):121-125.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8
1
朱春奎.
增强上海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人才开发战略[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2):19-21.
被引量:3
2
郭艳华,周兆钿.
广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技支撑能力研究[J]
.科技与经济,2005,18(3):30-34.
3
孙健,王丹.
高层次人才流失的思考[J]
.广东社会科学,2006(3):46-52.
被引量:19
4
梁凡丽,施丹.
大学生村官职业体面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襄阳的调查[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5):226-228.
5
赵伟,张亚征,彭洁.
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创新素质与创新行为关系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3(12):97-103.
被引量:4
6
房宏君,陈雄鹰,汪昕宇.
国内关于科技人才的研究热点及其演进可视化探析[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31(1):89-95.
被引量:6
7
卿涛,章璐璐,王婷.
体面劳动测量及有效性检验[J]
.经济体制改革,2015(4):195-200.
被引量:18
8
袁洪娟,杨明海.
区域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山东的调研数据[J]
.科技与经济,2015,28(5):86-90.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
1
王建玲,刘思峰,邱广华,米传民.
苏州市科技创新人才建设现状及供给预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2):141-144.
被引量:13
2
杨小玲,陈刚,王建平,姚锦瑜,陈霖,顾玲琍,王敬英,龚晨.
上海科技人才引进政策综述[J]
.上海有色金属,2012,33(1):32-34.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杜丹.
上海、苏州科技人才环境建设对济源的启示[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0):101-10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杨明海,袁洪娟.
区域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2015(6):142-144.
被引量:1
1
叶立娟.
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发展[J]
.办公室业务,2015(17).
2
王秀丽.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科技人才建设的思考[J]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4):104-104.
被引量:5
3
杜谦.
“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两次科技院所调查问卷中相关问题的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09(5):109-113.
被引量:6
4
杨美健,蔡美玲,王小飞.
广州科技人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
.广东科技,2005,14(12):55-56.
5
新华.
深圳企业发展有了新动力[J]
.企业文化,2006(1):12-12.
6
李南玲,彭勇.
4个90%深圳自主创新渐成气候[J]
.中国经济信息,2006(19):21-21.
被引量:2
7
张彦,袁璋,王传松,沈进.
试论科技人才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3,4(2):36-37.
8
牛君,慕向斌.
建国后前七年我国发展科技的理论与实践[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5):57-59.
被引量:2
9
胡国兴,李岩松,等.
发展园区经济 营造聚集优势—江苏省江阴市乡镇企业发展的最新调查[J]
.新企业,2002(1):49-50.
10
宋宝月,周静春.
依靠创新推进长春市开发区的“二次创业”[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2):95-96.
科技管理研究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