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经典——恩格斯著《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研读笔记
被引量:
6
Notes of Engle'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from Utopian to Scienc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这些认识对于今天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作者
吴雄丞
机构地区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出处
《高校理论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29,共8页
Theoretical Front In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必然性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889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8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2页.
2
.《毛泽东文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页.
3
.《毛泽东文集》第5卷[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90页.
4
.《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5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6
.《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816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9页.
8
.《列宁全集》第6卷[M].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8页.
共引文献
5889
1
方行.
清代前期江南的劳动力市场[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2):3-12.
被引量:10
2
肖海鹰,张颢.
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比较研究[J]
.时代文学,2008(10):195-196.
3
张述元.
论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指导思想[J]
.人民司法,2004(7):48-50.
4
林竹.
民情、民力、民智和民意——国家决策的四大基石[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55-59.
被引量:12
5
荣长海.
邓小平的风险意识及其现实意义[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0-63.
6
吴克峰.
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历程[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4-66.
被引量:2
7
唐莉.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中国化进程探析[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7-69.
8
陈尤文.
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J]
.社会科学,2004(7):50-57.
被引量:1
9
李文阁.
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
.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10
薛德震.
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J]
.理论前沿,2004(13):23-2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4
1
刘占虎.
守正与拓新: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独特贡献[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15-26.
被引量:3
2
白秉镯,郎廷建.
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元思考——基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文本考察[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0(2):161-170.
被引量:1
3
曾业英.
民元前后的江亢虎和中国社会党[J]
.历史研究,1980(6):43-59.
被引量:7
4
赵曜.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纪念恩格斯的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发表120周年[J]
.科学社会主义,2000(5):9-14.
被引量:3
5
白占群.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在中国的传播[J]
.社会主义研究,1985(6):67-67.
被引量:4
6
李惠斌.
从国家产权到社会产权——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转变[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0,2(2):13-16.
被引量:2
7
师政,雷冰.
马克思主义在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上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4(2):36-39.
被引量:1
8
于凤梧.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读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5):1-9.
被引量:2
9
管敬绪.
马克思战斗的一生[J]
.江淮论坛,1963(2):22-29.
被引量:1
10
张绪文.
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学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7(4):64-7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6
1
鲁品越.
社会主义诞生条件的分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8):106-113.
被引量:14
2
张顺时.
站在时代角度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思考[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12):166-167.
3
张禹石,邸欣.
从思想论争中走来:马克思的科学论战与马克思主义的领政经验[J]
.大连干部学刊,2023,39(2):17-23.
4
冯嘉馨.
关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研究进展[J]
.社会科学动态,2023(3):19-27.
5
徐梦瑶.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中国的传播——兼论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4(3):159-168.
6
朱佳娴.
论马克思恩格斯对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J]
.中学课程资源,2008,0(9):144-144.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邱卫东,孙力.
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表达与现实展开——兼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时代[J]
.科学社会主义,2020(1):29-35.
被引量:1
2
柳泽民.
超越资本逻辑,走科学发展之路[J]
.中国经济问题,2014(2):26-32.
被引量:2
3
邱卫东,胡博成.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时代困境:历史根源及当代启示[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3):48-55.
被引量:13
4
邱卫东.
社会主义诞生条件分离背景下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时代新意[J]
.社会科学论坛,2017(1):192-202.
被引量:4
5
左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释义[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1):25-30.
6
邱卫东,胡博成.
正确认识全球化时代两大社会制度及其相互关系--基于列宁《帝国主义论》时代困境的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2017(3):32-38.
被引量:5
7
邱卫东,胡博成.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主体的生成与历史使命研究——以资本全球扩张为视角[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7(3):118-123.
被引量:3
8
邱卫东.
从十月革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6):94-99.
9
胡博成,王伟杰,岳嵩.
五大发展理念与《资本论》的内在逻辑[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7,30(6):77-81.
10
邱卫东.
正确理解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的内在贯通性[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11-17.
1
王金福.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诞生地——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读笔记[J]
.高校理论战线,2007(1):26-31.
被引量:2
2
吴雄丞.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经典之作——列宁著《国家与革命》研读笔记[J]
.高校理论战线,2006(7):23-29.
被引量:3
3
姜军.
浅论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J]
.管理学家(学术版),2014(4).
4
李勇文.
毛泽东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
.改革与开放,2012(06X):113-113.
5
许京元.
这里的“现代社会主义”指的是什么?[J]
.宜宾学院学报,2004,4(4):11-11.
6
张国成.
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对邓小平理论的一种理解[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1997,0(4):31-33.
7
罗庶长.
邓小平是实践《共产党宣言》的光辉典范[J]
.桂海论丛,1998,14(4):20-23.
8
赵曜.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纪念恩格斯的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发表120周年[J]
.科学社会主义,2000(5):9-14.
被引量:3
9
杨柠聪.
坚信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J]
.实事求是,2017(2):11-15.
被引量:1
10
吴雄丞.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研读笔记[J]
.高校理论战线,2010(4):9-17.
被引量:2
高校理论战线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