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信息界》
2006年第8期5-5,共1页
Information China
同被引文献15
-
1张智光.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共生空间的演化理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7):1-8. 被引量:59
-
2黎祖交.关于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的十个观点[J].中国生态文明,2018,0(5):91-96. 被引量:7
-
3张智光.面向生态文明的超循环经济:理论、模型与实例[J].生态学报,2017,37(13):4549-4561. 被引量:39
-
4钟茂初.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6):8-22. 被引量:14
-
5鲁临琴.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的思考[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8(5):6-11. 被引量:1
-
6张智光.新时代发展观:中国及人类进程视域下的生态文明观[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2):7-15. 被引量:40
-
7李学锋,宋伟,王颖婕.中国生态价值评价体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25-33. 被引量:4
-
8谢煜,王雨露.“森林资源诅咒”的存在性、传导机制及破解对策:综述与展望[J].世界林业研究,2020,33(2):9-14. 被引量:9
-
9吴舜泽.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J].党建,2020(5):18-20. 被引量:11
-
10张智光.可再生资源型企业的绿色特征与绿色战略类型体系研究——以林业企业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4(6):1-8.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张文瑞,张智光.碳中和背景下“互联网+植树”的公众参与意愿及其对政府和企业主导模式的选择[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38(8):992-1001. 被引量:5
-
2赖启福,李虎峰,苏慧娟,黄杰龙,张慧琳.“两山”转化实现路径:从生态价值激活到共建共治共享[J].林业经济问题,2022,42(4):345-353. 被引量:8
-
3郭同方,宁攸凉,许单云,戴栓友.基于R-SCP范式的龙胜县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及其优化[J].林草政策研究,2022,2(2):72-79. 被引量:1
-
4孔琳,苏世伟.基于土地利用的杭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动态[J].环境污染与防治,2022,44(11):1539-1545. 被引量:3
-
5潘昌滨,母应花,安登龙,吴成,汪弋盟,李江龙,张金梁,张浪,郭敏杰.利用蚯蚓处理酱酒污水污泥的研究[J].环境生态学,2023,5(5):97-102.
-
6吴言清,刘燕.临沧市林业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J].当代农村财经,2023(7):49-52. 被引量:1
-
7赖启福,药露娇,张慧琳,魏梅仙.“两山转化”视角下乡村精英助推乡村振兴研究——基于永泰县芹草村的实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6(4):13-21.
-
8张智光,杨加猛,谢煜.中国林业经济系统工程研究40年:历程、规律与展望[J].林业经济,2023,45(6):77-96. 被引量:1
-
9陈倩茹,吴曼玉,谢花林.湿地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本逻辑、核心机制与模式[J].自然资源学报,2023,38(10):2490-2503. 被引量:5
-
10刘锐金,刘东,何长辉,伍薇,陈帮乾.橡胶种植强度与人口城镇化:基于海南岛市县级面板的空间计量分析[J].热带地理,2023,43(12):2429-2442. 被引量:1
-
1章涟漪.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 大陆涂料产品名牌开创者 孙德聪: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J].台声,2015,0(21):86-89.
-
2高国辉.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J].中国经济信息,2005(12):5-5.
-
3郑燕.对接互联网,推动遂昌旅游智慧化升级[J].信息化建设,2017,0(3):30-31.
-
4Philippe Fontaine 王佳蕾(编译).迷路我最爱![J].新发现,2013(8):118-120.
-
5美丽中国:从“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3(4):12-12.
-
6孙小燕,姜志甫.供电所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J].科技资讯,2006,4(8):99-100.
-
7谢平.不是网络,胜似网络——实战一施 N 电脑[J].电脑自做,2005(4):111-113.
-
8电子书阅读器进入“战国时代”[J].光学精密机械,2009(4):22-24.
-
9天下一统.让搜索引擎更顺手[J].电脑时空,2005(3):66-67.
-
10蔡月日.“技术”方为扫地机器人的“王道”[J].机器人产业,2016(6):52-5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