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高校教育管理中学生地位变迁的认知与评价——结合分析教育部新颁《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若干立法变化
被引量:
5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on of Changes of Students' Posi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高等教育民主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高校教育管理中学生的地位有了很大的变迁。文章以高校学生法律地位的提升、法定权利的扩展以及积极作用的发挥等为分析的基点,结合考察教育部新《规定》的若干立法变化,从多维的视角对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中学生地位的变迁进行认知与评价。
作者
尹晓敏
机构地区
浙江树人大学
出处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39,共3页
Liaoning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高校
教育管理
学生
地位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38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4
1
罗豪才,宋功德.
行政法的失衡与平衡[J]
.中国法学,2001(2):72-89.
被引量:127
2
方世荣.对当代行政法主体双方地位平等的认知[A].罗豪才,等.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48.
3
兼子仁.《教育法》.有斐阁1978年版,第405页.
4
刘冬梅.
试论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J]
.教育评论,1998(1):39-41.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罗豪才.
行政法学与依法行政[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1):53-59.
被引量:37
2
罗豪才,崔卓兰.
论行政权、行政相对方权利及相互关系[J]
.中国法学,1998(3):3-8.
被引量:80
3
郭润生,宋功德.
控权——平衡论——兼论现代行政法历史使命[J]
.中国法学,1997(6):48-56.
被引量:52
4
皮纯协,冯军.
关于“平衡论”疏漏问题的几点思考——兼议“平衡论”的完善方向[J]
.中国法学,1997(2):40-50.
被引量:20
5
杨解君.
当代中国行政法(学)的两大主题——兼答王锡锌、沈岿同志[J]
.中国法学,1997(5):33-42.
被引量:33
6
罗豪才,方世荣.
论发展变化中的中国行政法律关系[J]
.法学评论,1998,16(4):37-45.
被引量:35
7
王锡锌.
再论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精神[J]
.法商研究,1995,13(2):37-41.
被引量:25
8
沈岿.
试析现代行政法的精义──平衡[J]
.行政法学研究,1994(3):12-15.
被引量:10
9
杨解君.
关于行政法理论基础若干观点的评析[J]
.中国法学,1996(2):64-75.
被引量:38
10
王锡锌,沈岿.
行政法理论基础再探讨─—与杨解君同志商榷[J]
.中国法学,1996(4):40-47.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38
1
石佑启.
基于中国治理实践的行政法学命题转换[J]
.中国社会科学,2023(9):24-45.
被引量:9
2
郭栋.
从共谋走向共治:治超执法中罚款票证的法治悖反与回归[J]
.法商研究,2021,38(5):88-101.
3
宋功德.
公法研究范式的构造、确立及其变迁[J]
.法学论坛,2007,22(4):29-36.
被引量:9
4
刘诚.
平衡论解构[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3):20-25.
被引量:5
5
代小菊.
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律地位研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2):203-204.
6
李自军.
现阶段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探析[J]
.巢湖学院学报,2009,11(1):18-21.
被引量:1
7
沈岿.
行政法理论基础回眸——一个整体观的变迁[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6):65-86.
被引量:47
8
吴光芸,吴金鑫.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失衡与平衡[J]
.理论视野,2014(10):42-46.
被引量:1
9
宋功德.
寻找均衡行政过程的博弈分析[J]
.中外法学,2002,14(2):129-147.
被引量:20
10
崔卓兰,蔡立东.
从压制型行政模式到回应型行政模式[J]
.法学研究,2002,24(4):64-73.
被引量:104
同被引文献
35
1
李尧.
谈高校学生工作的班主任、辅导员双重管理机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7,22(1):36-38.
被引量:14
2
谢太洵.
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初探[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18(4):103-106.
被引量:9
3
胡肖华.
寻求良性高教行政法治秩序的和谐——以高校校规之上位法违宪审查为视角[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6):140-145.
被引量:4
4
张卫锴,雷鸣.
新时期学生工作范式的转型与定位[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3):44-45.
被引量:10
5
冯瑞琳,蔡中远,侯洁.
高校的法律地位及其与学生的法律关系[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2):99-100.
被引量:3
6
田辉,祝文燕,沈湘平,康震,张天文.
香港高校学生工作的特色及启示[J]
.北京教育(高教),2006(9):63-64.
被引量:6
7
魏小琳.
从大学生权利看高校的教育管理[J]
.江苏高教,2006(6):119-121.
被引量:16
8
陶书中,王佳利.
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障问题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6(11):64-66.
被引量:58
9
王亚鹏,刘晓巍.
论大学生程序性权利[J]
.辽宁教育研究,2006(11):29-31.
被引量:4
10
曹培东,李文亚.
论大学生法律关系的多重性——以大学生实习期间受到意外伤害展开[J]
.煤炭高等教育,2006,24(6):93-96.
被引量:44
引证文献
5
1
严彦,杨朝晖.
权利与权力平衡: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基石[J]
.教育学术月刊,2008(7):77-79.
被引量:3
2
杨春磊.
在校大学生的法律地位与高校学生管理研究[J]
.科教文汇,2011(26):3-4.
3
秦石乔,汪莹,吴建华.
学员队在人才培养中作用和职责的探讨[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1):107-109.
被引量:5
4
糜泽敏.
我国独立学院大学生受教育权问题的法律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3(3):68-69.
5
葛书环,杨凤义.
大学生的法律地位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9):119-120.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权霞.
军校语音室管理育人体系的构建[J]
.武警学院学报,2015,31(7):71-74.
2
李艳超.
浅议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基本价值及实现途径[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4):42-43.
被引量:3
3
钟海荣,徐攀,张培梁,赵晓帆.
军校本科学员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为例[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5,38(3):62-66.
被引量:8
4
申素平,王宁可.
公立高校学生管理权行使规范性的现状与建议[J]
.中国高教研究,2016(7):43-46.
被引量:1
5
申素平,王宁可.
公立高校学生权利实现状况的调查研究[J]
.复旦教育论坛,2016,14(4):18-22.
被引量:3
6
徐攀,钟海荣,赵晓帆,阳东升.
军校本科学员课外创新实践管理机制改革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6(41):10-13.
被引量:4
7
李振华,赵秀敏.
新时代军事院校学员队建设初探[J]
.青年与社会,2020(18):137-138.
8
海志超.
在职警察培训学员队管理模式创新对策研究[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31(1):70-74.
1
杜鹏翾.
以新《规定》为依据开创学生管理工作新局面[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0(1):48-49.
2
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变迁及展望[J]
.教育史研究辑刊,2011(2):98-98.
3
张利.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几点思考[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7(3):60-63.
被引量:6
4
陈六一.
创造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美英日“数学技能”地位变迁视角下的课堂教学启示[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10):61-64.
被引量:1
5
高岩,李明.
从崇尚“秩序”到构建“和谐”——高校学生管理理念的转变[J]
.中国冶金教育,2006,11(3):53-55.
被引量:4
6
薛峰,刘真.
论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与依法治校[J]
.职业时空,2009,5(8):24-25.
7
杨仕勇.
以新《规定》为起点,改进高校辅导员工作[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21(2):91-93.
被引量:7
8
武智.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加强学生教育管理[J]
.内江科技,2007,28(9):190-190.
9
自主时代[J]
.中国远程教育,2014(11):1-1.
10
吴立建.
从不同的教学设计看教学理念的差异[J]
.中学数学教育(初中版),2005(1):46-47.
辽宁教育研究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