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2006年第5期144-157,共14页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48
-
1叶宗宝.《新青年》角色转换与“五四”同人的分裂[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20(3):72-74. 被引量:3
-
2陈独秀.《新青年》宣言[J].报刊荟萃,2005(5):1-1. 被引量:8
-
3张晓丽.《新青年》的女权思想及其影响[J].史学月刊,1998(4):110-112. 被引量:4
-
4李宪瑜.“公众论坛”与“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通信”栏[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32-44. 被引量:23
-
5董秋英,郭汉民.1949年以来的《新青年》研究述评[J].近代史研究,2001(6):218-245. 被引量:13
-
6张宝明.从知识经济学的视角看《新青年》启蒙情怀的生成[J].中州学刊,2005(3):184-189. 被引量:7
-
7张宝明.《新青年》与中国现代文学谱系的生成[J].文学评论,2005(5):63-69. 被引量:5
-
8朱寿桐.作为鲁迅“思想故乡”的《新青年》[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5):27-40. 被引量:5
-
9吴廷俊,张振亭.科学报道史视野中的《新青年》[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2(4):9-14. 被引量:5
-
10庄森.一份特别的履历书——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的前前后后[J].社会科学战线,2006(1):134-14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51
-
1尹航.一体化背景下概念史研究方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16):51-54.
-
2张道奎.自由主义在中国的选择性表达——自由观念在民国初年的演变逻辑及其本土化进程[J].中国政治学,2022(4):121-146.
-
3梁翠琴.“活”的新文化运动史——评袁一丹《另起的新文化运动》[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1):387-396.
-
4操慧,林丽.“五四”前后成都的新报刊流通与新文化传播——以华阳书报流通处为中心的考察[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1):136-152.
-
5张武军,邱迁益.言论空间机制的探求与重返“五四”的可能——从王玉春的《五四报刊通信栏与言论空间建设研究》谈起[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0(3):326-342.
-
6王子健.歌谣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从三处史实考辨看歌谣运动在1922年后的兴盛[J].文化与诗学,2022(2):193-208.
-
7许高勇.论证道团(生命社)与基督教新文化运动[J].基督教学术,2020(2):413-427. 被引量:1
-
8樊颖.史学前沿进课堂——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落实途径初探[J].高考,2020,0(1):159-159. 被引量:1
-
9王彩霞.统编教材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J].辽宁教育,2020(7):50-54. 被引量:4
-
10郑师渠.陈独秀与反省现代性(上)[J].河北学刊,2007,27(6):108-112. 被引量:6
-
1熊坤静.陈独秀创办《新青年》[J].传承,2009(9):6-7.
-
2饶爱民.对后五四时期《新青年》同人“分裂”问题的认识[J].船山学刊,2006(2):141-143.
-
3邱罡,龚炯,孟昭莉,许李彦,孙晓菲.引领未来的十大战略技术市场[J].中外管理,2010(3):76-79.
-
4叶淑穗.对《一篇新发现的鲁迅手稿》一文的质疑[J].鲁迅研究月刊,2012(4):29-34. 被引量:5
-
5王峰.世界杯砸了法国电视台的饭碗[J].企业家天地,2002(7):29-29.
-
6王奇生.《新青年》:从“普通刊物”到“名刊”[J].书摘,2010(8):32-35.
-
7曹明君.论情报科学的危机[J].图书馆学研究,1989(5):73-72.
-
8王战,潘玮琦.“独享”与“共享”:芒果TV发展战略探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5):5-11. 被引量:3
-
9本刊编辑部.非典型商业报告[J].中国企业家,2003,39(6):34-35.
-
10陆地.走向对冲的文化传播生态[J].当代传播,2015(5):4-5.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