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灾害援助政策与管理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美国国家灾害管理体系正在经历重大调整。美国正全力构建法制基础上统一化、标准化的国家灾害管理体系框架,以使美国的灾害应急反应更加有效和及时。联邦级灾害援助政策涉及总统灾害宣布、联邦援助的范围和程序等内容,是其国家灾害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
成丽英
机构地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减灾》
2006年第4期42-43,共2页
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
关键词
灾害管理体系
美国
政策
体系框架
应急反应
组成部分
标准化
联邦
分类号
X4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TP393.0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4
1
游志斌.
美、日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比较[J]
.中国减灾,2005(8):42-43.
被引量:9
2
郭跃.
澳大利亚灾害管理的特征及其启示[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4):53-57.
被引量:23
3
冯金社.
澳大利亚的灾害管理体制[J]
.中国减灾,2006,16(2):46-47.
被引量:5
4
祁明亮,池宏,赵红,孙颖.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
.管理评论,2006,18(4):35-45.
被引量:103
5
黎健.
美国的灾害应急管理及其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启示[J]
.自然灾害学报,2006,15(4):33-38.
被引量:40
6
王振耀,田小红.
中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管理的基本体系[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5):28-34.
被引量:40
7
郑双忠,邓云峰.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及其应用[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6):943-946.
被引量:32
8
石富覃.
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导向和原则研究[J]
.开发研究,2007(3):140-143.
被引量:15
9
强恩芳.
韩国的灾难管理体系[J]
.中国减灾,2007(8):36-37.
被引量:4
10
王薇.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研究及实践[D].中南大学.2OO7.
引证文献
5
1
陈丹妮.
政府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11(1):81-85.
被引量:4
2
李宏,张向达.
自然灾害与国民财富损失研究[J]
.地方财政研究,2009(10):24-28.
被引量:6
3
李海鹏.
结合汶川地震综合分析防灾减灾[J]
.科技创新导报,2011,8(11):39-39.
4
白潇卓.
国家主权在国际自然灾害救援中的合理制约[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10):41-44.
被引量:6
5
罗通元,毛佳欢.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政府应急管理能力评价[J]
.安全,2023,44(10):1-10.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周培桂.
略论我国跨国(境)消防救援的发展现状及路径[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0(1):70-77.
被引量:2
2
曹彩雲.
重大自然灾害后我国参与国际救援协调机制问题研究[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3):70-73.
被引量:4
3
张军慧,李清华,陈灏杰.
5·12汶川地震对军队和医院后勤保障工作的启示[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11(4):102-104.
4
夏支平.
我国农村人口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4):439-442.
被引量:2
5
肖毅,石海峰.
自然灾害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J]
.海南金融,2010(11):15-17.
被引量:1
6
刘彤,闫天池.
气象灾害损失与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2011,20(1):84-91.
被引量:12
7
王卫国.
唐山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1,13(4):73-76.
被引量:4
8
马佩英.
对当前社会应急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8-151.
被引量:8
9
李宏.
近期国内应急管理研究综述[J]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9):44-47.
被引量:4
10
李宏.
自然灾害国民财富损失研究[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90-95.
被引量:1
1
来红州.
国家灾害救助标准的历史沿革[J]
.中国减灾,2007(11):12-13.
被引量:7
2
游志斌.
美、日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比较[J]
.中国减灾,2005(8):42-43.
被引量:9
3
曾东波.
中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28(7):165-165.
被引量:4
4
贺熙炳.
新加坡的环境政策与管理[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8,13(5):10-12.
被引量:2
5
朱来东.
国家灾害报警系统[J]
.仪器与未来,1993(6):22-22.
6
张素娟.
孟加拉国灾害管理体系探析[J]
.中国减灾,2012(6):58-58.
7
Dugkeun Park.
韩国灾害管理体系[J]
.中国减灾,2004(6):43-45.
被引量:1
8
詹承豫.
让脆弱的城市坚强起来——以北京市为例探讨城市突发事件应对与综合减灾的趋势[J]
.中国减灾,2009,19(7):15-16.
被引量:1
9
刘平,汤万金.
矿区可持续生态环境管理规划方法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2):301-304.
被引量:4
10
袁刚,程时端,王文东,阙喜戎.
IP网QoS管理体系框架的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32):168-171.
被引量:2
中国减灾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