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36,共2页
同被引文献15
-
1董正平.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及其借鉴意义[J].北京社会科学,1998(3):17-23. 被引量:12
-
2杨万江.浙江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分析[J].浙江学刊,1995(6):57-61. 被引量:2
-
3顾焕章,王培志.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定及其方法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1994(6):7-11. 被引量:29
-
4刘进宝,刘洪.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弱相关性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9):26-30. 被引量:77
-
5朱希刚,史照林.我国“七五”期间农业技术进步贡献份额的测算[J].中国农村经济,1993(9):28-32. 被引量:15
-
6赵芝俊,张社梅.近20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变动趋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6(3):4-12. 被引量:121
-
7凌远云,郭犹焕,魏小梅.对CD生产函数测度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质疑和改进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1997(2):24-28. 被引量:19
-
8朱玉春,刘天军.数量经济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
9程智强,刘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中的数据处理问题[J].预测,1997,16(2):53-54. 被引量:9
-
10孙秋霞,杨妍妍,高齐圣.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0,26(22):148-149.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4
-
1李晓璇,刘大海.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模型改进与参数测度[J].海洋经济,2016,6(4):51-58. 被引量:2
-
2杨少文.广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要素贡献率测算分析[J].南方农业,2017,11(4):37-41. 被引量:3
-
3李诗文,胡凯.江西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及预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9):159-163. 被引量:7
-
4张彦红,唐海春,田晓琴.“十五”以来我国各地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差异性研究及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20,38(5):125-130. 被引量:11
-
1吴道珍.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J].苏南科技开发,2006(9):48-49.
-
2高林森.实现科技进步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2):31-32. 被引量:3
-
3吴家玮.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0(10):77-78.
-
4骆宏庆.浅谈石油机械设备管理[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7):195-195. 被引量:8
-
5《雷达与对抗》广告业务简章[J].雷达与对抗,2009(3).
-
6《雷达与对抗》投稿须知[J].雷达与对抗,2009,29(2).
-
7《雷达与对抗》投稿须知[J].雷达与对抗,2009,29(4).
-
8征订启事[J].雷达与对抗,2006(1):38-38.
-
9代诗林.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6,47(1):61-61. 被引量:18
-
10赵德慧.略论生态林业的建设及其发展趋势[J].绿色科技,2015,17(4):22-23.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