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及教材建设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学科体系的混乱是目前困扰文献学学科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加快该学科体系的规范化建设步伐,而要达到此目的,首先是要做好文献学学科的分级分类,其次是要严格规范综合性文献学及各种专科文献学的性质、研究的对象、任务等,并在此基础上编撰出符合学科性质要求、能充分反映学科特点、适合各阶层读者需求的教材。
作者
赵振
机构地区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6年第2期21-24,共4页
The Library Journal of Henan
关键词
文献学
综合性文献学
专科文献学
体系结构
教材建设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5
1
顾志华.关于文献学研究的几个问题[A].华中师大历史文献研究所.历史文献学论集[C].武汉:崇文书局,2003..
2
冯浩菲.试论我国文献学的现状、分级分类及历史文献学的定位[A].周国林.历史文献研究·第19辑[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邵胜定.
说文献[J]
.文献,1985(4):163-172.
被引量:18
4
严怡民.情报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5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
19
1
周婧景.
被忽视的“物证”:博物馆学视角下的文献收藏机构展览刍议[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0(2):31-38.
被引量:2
2
何知一,聂海斌.
重庆奉节白帝庙历史沿革与建筑特征分析[J]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2020(1).
3
代洪波.
试论“文献”郑玄注兼对“献”做补充注释[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3):56-58.
4
张永忠.
章太炎与黄宗羲[J]
.晋阳学刊,2005(3):53-54.
被引量:2
5
郭鹏飞.
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刍议[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9):157-159.
被引量:2
6
雷近芳,夏硕军.
论客家研究文献考察的意义与应用[J]
.嘉应学院学报,2007,25(1):5-8.
被引量:1
7
罗正副.
“民族文献”再思考[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5):95-98.
被引量:8
8
崔罡.
文献本义辨--《论语·八佾》文献考释[J]
.求索,2009(12):213-215.
9
崔罡.
“文献之争”的问题意识[J]
.中国出版,2010(2):37-39.
被引量:1
10
李倩.
20世纪中国文献学的框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9):158-159.
同被引文献
36
1
陈宁.
从内容体系看当前中国文献学的“尴尬”现象[J]
.理论月刊,2006(S1):53-54.
被引量:1
2
冯淑静.
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成就与发展构想[J]
.理论学刊,2004(11):114-117.
被引量:2
3
贝复华.
中国古典文献学及中国学术的总体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
.新世纪图书馆,2006(1):17-19.
被引量:1
4
陈永刚.
略论文献学的体系[J]
.宁夏社会科学,2006(1):159-161.
被引量:3
5
陈光华.
关于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的研究综述[J]
.图书馆学研究,2006(1):12-16.
被引量:3
6
慧超.
论汉代易学家对文献学发展的贡献[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24(1):104-108.
被引量:2
7
王余光.
略论20世纪中国文献学家[J]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2):5-6.
被引量:8
8
余训培.
蒋伯潜先生及其文献学成就[J]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2):7-10.
被引量:1
9
范凡.
陈登原及其文献学论著[J]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2):11-13.
被引量:1
10
战晓雷.
谢国桢文献学活动述略[J]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2):14-1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江敏,张立新.
试述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建设的特点[J]
.社会科学家,2006,21(S2):226-228.
2
王余光,范凡.
2006年文献学研究进展[J]
.图书馆,2007(4):29-3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王余光,张慧丽,范凡.
2007年文献学研究[J]
.图书馆,2008(4):50-55.
被引量:3
2
卢小平.
关于文献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反思[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0(10):8-11.
被引量:1
3
张希,鄂丽君.
图书情报学专著被引分析[J]
.情报科学,2010,28(9):1354-1358.
被引量:5
4
张丹丹.
文献学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研究——以王余光2005—2011年文献学文章为背景[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16):111-113.
1
纳勇.
简论专科文献学[J]
.云南图书馆,1994(4):4-6.
被引量:2
2
刘奎臣.
谈谈中医药文献资料的积累[J]
.中医药动态,1995(1):16-17.
3
邢静欣.
试论文献学的学科体系建设[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6):132-133.
被引量:2
4
江敏,张立新.
试述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建设的特点[J]
.社会科学家,2006,21(S2):226-228.
5
赖敏祥.
试论文献学的学科地位──从《中图法》对文献学的立类谈起[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2(5):89-94.
6
王丁.
我国文献学研究的特点与前景展望[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06(4):61-65.
被引量:3
7
陈光华.
关于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的研究综述[J]
.文献信息论坛,2006,0(1):53-58.
8
陈光华.
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研究综述[J]
.图书馆论丛,2005(4):14-19.
9
陈光华.
关于中国文献学学科体系的研究综述[J]
.图书馆学研究,2006(1):12-16.
被引量:3
10
田方斌,李惠明.
文献学学科体系论略[J]
.图书情报工作,1997,41(10):3-7.
被引量:6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