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企业概念的法律分析 被引量:1

Law Analysis on the Concept of Enterpris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企业”一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表现出不同的含义。因此,“企业”的性质,应分别依据立法者的意愿、立法的目的来认识和确定。凸现对私人利益保护的民法、商法视企业为法律的客体。为体现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经济法将企业看作法律的主体,使企业成为人格化的社会经济细胞。 The word "enterprise", displays different meanings in the different fields. Therefore, the nature of "enterprise" should separately be determined by legislator's wish and goal. The civil law and the commercial law protect people's private interest and regard the enterprise as the law object. In order to show the prot ection to the social public interest, the economic law regards the enterprise as the law subject, and makes the enterprise to become the personalized social economy cell.
作者 樊涛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
出处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89-92,共4页 Journal of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
关键词 企业 概念 客体 主体 enterprise concept object subjec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9

  • 1[韩]李哲松 吴日焕译.《韩国公司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4-56页.
  • 2[美]克拉克.《公司法则》[M].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第566页.
  • 3金泽良雄 刘瑞复译.《当代经济法》[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5页.
  • 4[美]马歇尔·克林纳德 何秉松译.《法人犯罪》[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236页.
  • 5[日]金泽良雄 刘瑞复译.《当代经济法》[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5页.
  • 6[美]保罗·麦乐怡.《法与经济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页.
  • 7.[N].《中国统计信息报》,1991年8月15日.
  • 8北光.《中国企业百年批判》[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466页.
  • 9卢代富.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界说述评[J].现代法学,2001,23(3):137-144. 被引量:348

共引文献42

同被引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