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性善恶学说辩难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性善恶学说之是非,一方面取决于人性之界说,取决于人性所指称的究竟是什么;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善恶的标准之确定,取决于道德目的、道德终极标准究竟是什么。如果对这两方面或其一的见地不同,那么对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的观点便会不同:如果对这两方面的认识皆为真理,那么,关于人性善恶的评价必为真理;只要其中之一错误,那么,关于人性善恶的评价必错。
作者
王海明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
出处
《党政干部学刊》
2006年第4期7-9,共3页
基金
"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经费资助
关键词
人性
人之所以为人者
道德终极标准
分类号
B821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1
耿丽.
以人性假设理论为鉴 构建生态和谐人的公务员队伍[J]
.求实,2006(z1):189-190.
被引量:3
2
项林,叶健.
先秦儒法家人性观及其礼法思想的探讨[J]
.文教资料,2006(18):52-53.
被引量:2
3
俞吾金.
关于人性问题的新探索——儒家人性理论与基督教人性理论的比较研究[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1):49-53.
被引量:38
4
张福珍.
浅析先秦儒家人性善恶观[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2):318-318.
被引量:1
5
邹兴明.
人性善恶新论[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0(1):32-35.
被引量:3
6
王静义.
人性善恶观对教学论发展的影响及其启示[J]
.江西教育科研,2006(5):10-12.
被引量:3
7
沈瑩瑩.
人性善恶刍议[J]
.中国文化,2009(1):120-124.
被引量:1
8
吴秋新.
人性善恶之我见[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5):309-309.
被引量:1
9
王征兵.
人性探论[J]
.科技导报,2003,21(10):61-64.
被引量:17
10
赵黔宁.
荀子人性论及其政治观述评[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5):39-4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梁洪武.
浅议人性善恶论对于现代领导者的启示[J]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9,14(5):69-71.
2
施少梅.
先秦时期孟子和荀子人性善恶观浅析[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2):122-122.
3
王征兵.
论人性善恶的阶段性[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1):23-25.
1
张锐.
浅论辩证唯物主义视阈下的道德哲学[J]
.西安社会科学,2009,27(4):18-19.
2
王海明.
功利主义与义务论辩难[J]
.社会科学,2003(12):75-83.
被引量:13
3
王海明.
道德终极标准新探[J]
.人文杂志,2004(6):7-15.
被引量:5
4
罗石.
用经济学的方法解读道德终极标准[J]
.学术交流,2005(2):15-20.
被引量:5
5
王海明.
仁人概念辨难[J]
.伦理学研究,2010(4):11-15.
被引量:1
6
王海明.
论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J]
.思想战线,2004,30(2):25-29.
被引量:5
7
王海明.
论善恶原则[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20(5):1-6.
被引量:2
8
向琳.
关于个人利益追求之道德判断的思考[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3):63-66.
9
王海明.
儒家道德之我见[J]
.人文杂志,2007(4):1-6.
被引量:3
10
王海明.
善恶原则论[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1):28-33.
党政干部学刊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