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看法及启示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探讨了西欧社会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以及西方社会政治生活的关系,指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都有着本质区别。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
作者
中宣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考察团
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2-85,共4页
Marxism & Reality
关键词
社会民主主义
新自由主义
社会主义
分类号
D509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1
查尔斯.里德比特,苑捷.
第三条道路的致命之处[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1(2):41-43.
被引量:5
2
[1]托尼·布莱尔.新英国--我对一个年轻国家的展望[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72.
3
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4
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5
托马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走向21世纪的社会民主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引证文献
1
1
林建辉.
第三条道路:西欧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3):118-12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刘晓娇.
解读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J]
.经济研究导刊,2009(31):212-213.
被引量:1
1
李美清,颜吾佴.
试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3):92-96.
2
孔国保.
论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3(4):14-16.
被引量:1
3
陈龙,李佑新.
实践哲学视角下毛泽东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2):9-11.
被引量:4
4
黄金魁.
简论邓小平对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的关系——以邓小平“文革”结束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论述为中心的考察[J]
.理论界,2010(8):24-26.
5
刘爱君.
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观述论[J]
.泰山学院学报,2010,32(4):43-48.
6
周向军.
略论中国共产党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机制[J]
.发展论坛,2002(3):25-26.
被引量:2
7
钟晴伟.
马克思恩格斯人权研究的方法和意义——从《共产党宣言》谈起[J]
.现代企业文化,2008(12):12-12.
8
肖枫.
对斯大林问题的基本看法[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6):49-50.
被引量:1
9
梁树发.
科学“马克思学”的意义[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3):18-20.
10
梁树发.
科学“马克思学”的意义[J]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12(11):23-26.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