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5-55,共1页
Thinking
同被引文献6
-
1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实现“中国梦”[N]经济日报,2013.
-
2李普曼;阎克文;江红.公共舆论[M]{H}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
3麦克卢汉;何道宽.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H}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
4梅罗维茨;肖志军.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H}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
5霍尔;徐亮;陆兴华.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H}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7.
-
6安德森;吴叡人.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H}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
1张楠.我看媒体中的“专家热”现象[J].新闻记者,2005(8):70-71. 被引量:4
-
2郄丽宁.传媒化生存时代的尴尬[J].青年记者,2009(1Z):5-6. 被引量:1
-
3杨晓强.论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8(12):52-54.
-
4杨晓强.论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8(4):17-19. 被引量:3
-
5欧阳文风,王静.“传媒时代下的文学批评”专题学术座谈会综述[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153-154.
-
6看地图 懂经济[J].中国报道,2014(3):117-117.
-
7尚颖.让大型直播品牌活动更具活力[J].新闻传播,2016(12X).
-
8蒋晓丽,李建华.传媒文化影响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92-97. 被引量:4
-
9董虹.文书工作是档案的基础工作[J].河南气象,2002(1):5-5.
-
10彭东.从传播学角度透视互联网未来的走向[J].科技传播,2015,7(22):131-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