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孙中山的平等观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平等观是孙中山民权主义理论的中心课题之一。孙中山把这个课题分解为两方面——“天生的”不平等和“人为的”不平等问题;“真平等”和“假平等”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孙中山平等观的分析,肯定其积极意义,同时也揭示其消极影响。
作者
张苹
机构地区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7-120,共4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关键词
孙中山
平等观
“天生的”不平等
“人为的”不平等
真平等
假平等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186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61页
2
.《孙中山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52-53页,第66-67页,第69页,第424页.
3
胡汉民编:《总理全集》,第1集,上海民智书局,1930年,第281、319页.
4
《总理遗教》,《演讲》,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委员会编印,1928年,第532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6
.《列宁全集》第28卷[M].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8页.
7
《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21页.
共引文献
3186
1
张立波.
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14-19.
被引量:5
2
李文阁.
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
.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3
许斗斗.
社会:人与自然相互生成意义上的统一体——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社会”理论的解读[J]
.学术研究,2004(7):58-63.
被引量:6
4
张奎良.
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5
于桂芝.
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6
顾智明.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眼光”[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23-27.
7
吴学琴.
元批评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理论评析[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88-94.
被引量:1
8
李庚香.
法美学是人学[J]
.中州学刊,2004(4):192-196.
被引量:3
9
廖小平,曾祥云.
“代”论[J]
.江海学刊,2004(4):5-12.
被引量:9
10
张文喜.
历史唯物主义岂能谋取神学的支持——对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的批评[J]
.学术月刊,2004,36(7):14-2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9
1
村田雄二郎.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五族共和”论[J]
.广东社会科学,2004(5):121-128.
被引量:37
2
苑书义.
孙中山自由观论析[J]
.广东社会科学,2005(1):132-138.
被引量:5
3
王钧林.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儒家的民本主义[J]
.文史哲,2001(1):71-79.
被引量:19
4
林家有.
孙中山和中华民族复兴思想[J]
.历史教学,2005(8):15-19.
被引量:8
5
王业兴.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J]
.广东社会科学,2005(5):100-105.
被引量:8
6
耿云志.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演变[J]
.广东社会科学,2007(1):105-112.
被引量:10
7
李嘉.
论孙中山民权思想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展开[J]
.广东社会科学,2007(2):117-121.
被引量:6
8
陶季邑.
孙中山和邓演达的民族团结思想及其启示[J]
.广东社会科学,2008(1):100-105.
被引量:3
9
刘曼容.
孙中山移植西方代议民主制的历史考察[J]
.广东社会科学,2009(1):78-85.
被引量:5
10
王杰.
和谐共融: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文化引喻[J]
.广东社会科学,2009(3):111-11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朱映红.
新世纪以来孙中山三民主义研究的新进展[J]
.史学月刊,2017(5):95-10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韩万渠,邱铜铜.
嵌套式回应:民生政治运行的制度体系及其实现机理[J]
.社会主义研究,2022(4):124-131.
被引量:4
2
朱国华,朱国平.
从新中国到新时代:形势、理论与实践的与时俱新[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65-70.
1
王晓渔.
天朝的不平等观[J]
.新世纪周刊,2013(2):104-104.
2
贺新城.
试析福泽谕吉的中国观——兼论其民族平等主张的片面性[J]
.日本学刊,1988(2):58-62.
被引量:1
3
陈夏玲.
论卢梭的不平等观及其启示[J]
.民营科技,2013(11):262-263.
4
李爱勇.
康有为与《大同书》中的平等观问题[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2):134-137.
被引量:1
5
陈芳.
太平天国意识形态与中西文化的关系[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2):123-126.
6
李其荣.
歧视与平等:美国人平等观的悖论[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3):78-82.
被引量:1
7
陈宝良.
明末儒家伦理的困境及其新动向[J]
.史学月刊,2000(5):43-49.
被引量:1
8
吴辉.
北朝时期佛教众生平等观对民族融合的作用[J]
.榆林学院学报,2014,24(1):63-66.
被引量:1
9
刁丽伟.
从明清时期基督教在华传播看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0-51.
被引量:1
10
刘旭阳.
中国小农的平等观——兼评《天朝田亩制度》[J]
.社科纵横,2016,31(3):74-77.
广东社会科学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