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抗战中的高校内迁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抗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彻底摧毁我国,对我国高校进行有计划的大规模轰炸和破坏,妄图毁灭中华文化的根本,长期奴役中国。1937年七七事变后,7月29日,日本飞机连续轰炸了天津四小时,主要目标为南开大学,继而又将军车开进学校,将尚未炸毁的楼房泼上汽油烧毁。随后的两个月中,被炸的除南开大学外,还有上海的复旦、同济,南京的中央大学和广州的中山大学等23所高校。中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胡适、罗家伦、张伯苓等102人联合发表声明,揭露日寇对我国教育机关的罪行,实为中华文化的浩劫。为了从这场浩劫中抢救和保存我国文化的命脉,东部地区的高校向西部地区进行大迁徙,这是历史上罕见的壮举,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由于战局动荡不定,在八年抗战中,有三次搬迁高潮,即抗战初期、中期、后期。广大高校师生在交通工具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徙步跋涉,顶烈日寒风,跨高山河流,行程数千里,其精神可钦可佩,在中国教育史上谱写了悲壮的篇章。
作者 高言弘
出处 《广西文史》 2006年第1期57-62,共6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