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共3页
同被引文献19
-
1陈湘舸,包松.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决新时期的“三农”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04(8):4-11. 被引量:6
-
2汪光焘.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J].城市规划学刊,2005(4):1-3. 被引量:103
-
3刘永梅.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1):3-4. 被引量:10
-
4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J].求是,2006(5):3-9. 被引量:61
-
5回良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求是,2006(5):10-21. 被引量:33
-
6车圣保.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价格月刊,2006(3):15-16. 被引量:5
-
7冷淑莲,冷崇总.警惕新农村建设中的误区[J].价格月刊,2006(4):11-13. 被引量:7
-
8朱国荣,林明生.浅论农村价格及收费监管[J].价格月刊,2006(4):14-15. 被引量:3
-
9严书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多角度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9-15. 被引量:2
-
10王习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正确处理五大关系[J].求实,2006(6):88-9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6
-
1罗时万.新农村庭院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J].价格月刊,2006(8):5-6. 被引量:6
-
2李林茂,李伟.对新农村建设中价格工作思路及当前工作重点的思考[J].价格月刊,2006(8):13-15. 被引量:1
-
3黄振文,衷华.用价格调节功能 服务新农村建设[J].价格月刊,2006(9):5-6. 被引量:1
-
4何艳春,肖坚.培养新型农民 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J].农业经济,2007(4):50-52. 被引量:1
-
5何永刚,陈红艳.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主导作用发挥的原则、领域和模式[J].价格月刊,2007(7):59-62. 被引量:1
-
6谭泓,齐峰.农民增收、内需扩大:新农村建设的持久深层动力[J].理论学刊,2008(6):41-4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17
-
1张伟娟,田媛.如何运用财政政策扩大我国内需[J].消费导刊,2009,0(11):47-47. 被引量:2
-
2张光文.论“又好又快发展”的价格支持系统[J].价格月刊,2007(7):3-5. 被引量:1
-
3何永刚,陈红艳.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主导作用发挥的原则、领域和模式[J].价格月刊,2007(7):59-62. 被引量:1
-
4陈昭玖,朱红根.江西省粮食生产扶持政策效应分析及对策[J].价格月刊,2007(5):44-46. 被引量:1
-
5谢志晶,柳建国,卞新民.农村不同庭院农业模式与庭院经济发展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800-802. 被引量:16
-
6聂亚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的路径分析[J].理论界,2008(3):11-12. 被引量:4
-
7孙甲霞,张万军.庭院经济与新农村建设[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6):126-128. 被引量:5
-
8陆岷峰,陈志宁.华尔街金融风暴与商业银行危机管理启示[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9.
-
9陈俊.金融海啸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23(4):24-30. 被引量:3
-
10黄锡富.加快中小企业发展是实施扩大内需发展战略的保证[J].改革与战略,2009,25(9):151-155. 被引量:1
-
1熊泽成.巩固和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方略——关于湖南村级集体经济的调查[J].上海农村经济,2000(2):29-31.
-
2王磊.试析城乡统筹发展下的农村金融服务问题[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10(4):42-44.
-
3冷淑莲,冷崇总.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价格问题与对策[J].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6(8):16-19.
-
4韦宁.产业集聚是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方略[J].江苏企业管理,2004(9):13-15. 被引量:1
-
5熊泽成.巩固和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方略——关于湖南村级集体经济的调查与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1999(2):62-67.
-
6<湖南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调查>课题组.巩固和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方略[J].经济研究参考,1999(40):26-34.
-
7万晓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重要方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20):53-53.
-
8刘献良.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县域金融需求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2(5):72-77.
-
9瞿长福.“四化”同步 解决“三农”问题[J].新农业,2012(24):4-4.
-
10蒋淑雯.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J].商情,2015,0(13):4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