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5-515,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基金
陕西省社会发展计划项目
二级参考文献15
-
1王菊芬.上海市流动人口未婚先孕妇女的性行为,避孕方法使用以及怀孕结果选择[J].人口研究,1999,23(1):50-55. 被引量:20
-
2黄晨熹.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特征与社区化管理──以上海为例[J].人口研究,1999,23(4):53-58. 被引量:32
-
3陈印陶.打工妹的婚恋观念及其困扰——来自广东省的调查报告[J].人口研究,1997,21(2):39-44. 被引量:33
-
4张为民,李希如,叶礼奇,谢庚,胡英.中国流动人口状况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1998(57):2-18. 被引量:39
-
5丁金宏,孙小铭,谭友林,余佳,王碧玮,张永惠.论外来人口与城市社区整合——上海市民对外来人口的心理接受力调查[J].人口研究,1996,20(2):45-51. 被引量:10
-
6李荣时.对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认识和思考[J].人口研究,1996,20(1):10-15. 被引量:60
-
7李桂娇,吴宝燕.中山市流动人口HIV感染状况调查分析[J].广东卫生防疫,2001,27(3):30-31. 被引量:6
-
8吴尊友,张家鹏,董勒弄,李洲林,吴波青,段松,岳太先,郑锡文,曾毅.云南省德宏州酒吧、发廊服务小姐性服务情况调查[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7,3(1):14-16. 被引量:28
-
9段成荣.流动人口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科技导报,1997,15(4):62-64. 被引量:15
-
10蒋岩.第12届世界艾滋病大会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8,4(4):174-175. 被引量:8
共引文献59
-
1李秀霞,李启新.对暗娼开展性病/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的探讨[J].应用预防医学,2006,12(S1):59-60. 被引量:5
-
2沈惠平,朱友才,许磊.288例人工流产者HIV监测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2,6(z1):36-37.
-
3李宗政,张梅烈.山东省高密市艾滋病综合防治实践[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3):192-193.
-
4林丹华,方晓义,李晓铭,徐洁,刘惠.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问题及预防干预[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2):158-160. 被引量:101
-
5楼超华,沈燕,高尔生,涂晓雯.不同特征未婚流动人口性相关行为的发生状况[J].生殖与避孕,2005,25(12):738-744. 被引量:19
-
6张巧红,傅继华,吕繁.人口流动与艾滋病传播[J].预防医学论坛,2006,12(2):216-218. 被引量:25
-
7何代忠.社会控制在AIDS预防中的运用[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3):282-284. 被引量:2
-
8龙艳.析行政立法公安执法与艾滋病防治的冲突关系[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6(3):49-51.
-
9俸卫东,翁毓秋.农民工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防制策略[J].疾病控制杂志,2006,10(5):515-518. 被引量:47
-
10董华,童星.“十一五”期间江苏省面临的报复社会型风险及其对策[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6,21(4):5-12.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46
-
1钱一洁.未婚女性人流避孕知识调查及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2):243-244. 被引量:5
-
2黄文鸳,钱序.上海市某工厂外来未婚女工生殖健康知识现状及需求[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1):2823-2825. 被引量:8
-
3武俊青,李玉艳,陈锡宽,李文英,高尔生.知情选择社区干预对农村已婚育龄妇女避孕行为的影响[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6,33(3):332-335. 被引量:10
-
4杨美霞,李申生,宋小莺,张红叶,庄鸣华.上海市徐汇区流动人口AIDS/STD知识态度行为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3):228-230. 被引量:17
-
5张金荣,韩晖,刘光明,文涛,叶临湘.湖北省警官学员艾滋病KAP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6):527-529. 被引量:2
-
6张金玲,何纳,申学武,秦世雄.山西省某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安全套使用[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7,34(1):66-70. 被引量:10
-
7贾曼红,陆林,张强,陆继云,梅静远,卢冉,罗红兵.云南省首轮男性流动人群艾滋病行为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13(1):26-28. 被引量:9
-
8叶秀霞,蔡泳,徐刚,沈理笑,张劲松,黄红.上海外来务工子女家长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调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2):223-225. 被引量:2
-
9朱传耿 顾朝林 等.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特征分析[J].人口学刊,2001,2:3-7.
-
10黄江涛.流动人口妇女生殖/避孕知识及行为的影响因素[J].生殖健康,2006,21:3007-10.
引证文献5
-
1常文辉,王百锁,王敬军,邢爱华,李翔,崔萌,张家驹.陕西省艾滋病项目县基线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15-16. 被引量:7
-
2潘蓉,汤显,于萍,廖翠勤,胡宁,黄忆,钟羽西,何纳,王立义,赖秀江.上海市虹口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知信行状况调查[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355-1356.
-
3张玉凤,武俊青,黄萍,刘伟信,郑晓瑛,赵洪鑫,文彬,詹绍康.避孕节育干预项目对四川省流动人口避孕行为的影响[J].生殖与避孕,2011,31(1):30-34. 被引量:3
-
4周颖,李玉艳,武俊青,赵洪鑫,黄萍,赵瑞,陈家鹏,纪红蕾,李亦然,程建萍.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综合干预对3个城市流动人口安全套使用的影响[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4(5):420-424.
-
5张东枚,郑洁楠,李柔柔,李芬香,李炳熹,林小嫚,陈夏明.深圳市外来女工人工重复流产相关因素决策树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22,38(1):65-6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2
-
1郑苏英.流动人口避孕节育干预对计划生育服务与需求的影响分析[J].现代养生,2014,0(6):277-278.
-
2张璐,王百锁,刘家政,毛照明,李蓓,常文辉.陕西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县暗娼人群行为干预效果评价[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13(4):402-404. 被引量:3
-
3龚双燕,沈丽文,赵国芬,周永红,王书珍.农村妇女艾滋病健康教育远期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3932-3934. 被引量:4
-
4卢永,邢爱华,王百锁,李翔,常文辉,贾华,任强,张璐,崔萌,王敬军.陕西省全球基金项目县2000-2008年艾滋病疫情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16(1):44-45. 被引量:3
-
5张发胜,冯玉娥,李月友.全球基金项目县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289-1290. 被引量:1
-
6毛照明,丛斌,王丽荣.项目地区医务人员HIV/AIDS知识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0):1847-1848.
-
7赵高顶,钟莉,李月友.2010年商洛市暗娼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4):469-470. 被引量:1
-
8李月友,党晓贤.2010年商洛市401名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丙肝检测结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1,27(10):959-960.
-
9胡海芳.避孕节育干预对再次意外妊娠妇女知识和行为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5):57-58. 被引量:1
-
10赵冬秀.改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综合干预方法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5):117-120. 被引量:1
-
1沈庆辉,李琳,肖苓秋.妇幼专科医院STD/HIV健康促进干预案例[J].皮肤病与性病,2000,22(4):1-3.
-
2朱邦勇,周志光,黄培勇,梁建秀,王宏,王兵,甘泉,赵玉萍,秦中群.广西地区娱乐场所暗娼人群STI/HIV感染状况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2,28(7):524-525. 被引量:1
-
3李玉兰,陈凯,黄安明,刘晓莉,沈敏,黄莉莉,石淑华.武汉市未婚流动人口STD/HIV及避孕节育知识的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12(12):738-740. 被引量:2
-
4梁绍明,陆军.罗定市饮食、食品行业人群中肠道致病菌的回顾性调查[J].广东卫生防疫,1995,21(4):78-79.
-
5万兴旺,徐丽萍.不同行业人群健康知识知晓与行为调查[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25(6):896-896.
-
6郑庆斯,A.Anderson,许华,庄广秀,董惠洁.流动人口有关HIV/AIDS的知识、态度和行为[J].旅行医学科学,2001,7(2):17-18.
-
7赵斌.中国医改这些年[J].新产经,2015(6):60-62.
-
8丁心平,徐臣,范萍,王丽娅.娱乐场所服务小姐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2,29(1):103-103.
-
9杨佩军,陈利,王荣华,徐艳声,舒刚明,沈岚,田建中.昆明市卫Ⅶ项目妇女劳教人员以STD/HIV健康教育课为基础的健康促进活动[J].皮肤病与性病,2001,23(2):1-2.
-
10黄金祥.职业性外伤[J].劳动医学,1998,15(3):187-189.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