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新时期调解工作面临的困境谈法院的应对——从实证角度对法院调解的再认识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加强民事调解对于及时平复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的基本情况是:调解率发展不平衡,呈现局部上升、整体下降的现象;尝试了庭前调解、民事简易法庭、积极指导人民调解、适当扩大调解主体、向当事人发放《调解程序告知书》、充分行使法官释明权等改革措施,取得了一些局部效果,但总体上仍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对此,笔者认为,当前民事调解工作面临的困境在于:"事清责明"的调解原则限制了调解功能的发挥;不断激化的社会矛盾使调解难度加大;当事人主观上对调解的排斥使调解空间变小;法官队伍的素质和结构导致法院调解能力不足;对法官中立地位的过分强调,降低了调解的灵活性和效果。针对上述制约民事调解工作的原因,笔者建议:通过坚持调解自愿原则和设计符合当事人需要的调解程序,确立调解的当事人主义定位;强化、提高法官的调解意识和调解技巧;建立合理考核标准,提高法官的调解积极性;借鉴国外调解制度经验,充分利用现有司法和社会资源;加强对诉讼调解中法律操作问题的研究。
出处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32,共5页 People's Judica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6

  • 1.《借鉴国内外经验加强民商案件调解》[N].《人民法院报》,2003—05—12报道.
  • 2强世功 赵晓力.《双重结构下的法律解释—对8名中国法官的调查》[A].梁治平编.《法律解释问题》[C].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27—228页.
  • 3警世功.《“法律不入之地”的民事调解》[A].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C].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533页以下.
  • 4黄培良.[D].中国人县大学法学院,2003年11月.
  • 5.《道·琼斯官司庭外调解内幕》[N].《北京青年报》,2003—09—24.
  • 6张开建.《应重视假借调解规避债务>[N].《人民法院报》,2003年9月4日,读者之声.
  • 7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A].强世功编.《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C].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 8季卫东.《法律体系的多元与整合》.中评网.www.china-review.com,.
  • 9.《当代中国ADR的发展》.北大法律评论网络版,2003.
  • 10.《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第六章第三节[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共引文献136

同被引文献30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