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孔子的中和思想与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孔子的中和思想,有助于我们协调群体,化解矛盾;有助于我们加强道德建设,重塑民族精神;有助于我们建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我们坚持和平共处、共谋发展的外交政策。因此,在我们今天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很有必要继承、发扬孔子的中和思想。
作者
张葆全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
出处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92-93,共2页
Journal of Guangxi College of Education
关键词
孔子
中和思想
和谐社会
分类号
C91-03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1
马伟伟.
探析先秦儒家“中和”思想的审美观[J]
.汉字文化,2022(7):181-182.
被引量:3
2
谢晓晖.
解说孔子的“中庸”与“权”[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6(1):119-120.
被引量:1
3
邱仁富,盘明德.
从传统贵和思想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37-39.
被引量:2
4
胡发贵.
“和为贵”的文化传统与和谐社会建设[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1):10-13.
被引量:8
5
徐奇堂译注.《易经》.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6
(西汉)戴圣.艾钟,郭文举注释.《礼记》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
7
雒海宁.
“尽善”、“尽美”与“文质彬彬”——论孔子的美学思想[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6):84-87.
被引量:6
8
刘松来.
“温柔敦厚”与中和之美——试析儒家审美原则在《礼记》中的生成[J]
.创作评谭,2004(6):36-3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邹丽芬.
传统的“贵和”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科技信息,2009(32):73-73.
2
王雅欣.
先秦儒家“中和”思想之探析[J]
.中国民族博览,2023(17):24-26.
1
吴声怡.
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关于“中和”思想的理论追踪与实际应用[J]
.东方企业家,2000(5):38-43.
2
柯远扬.
孔子中庸思想再认识[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96-100.
3
杨涯人,李英粉.
论“中和”思想与“和谐社会”理念的内在同一性[J]
.学习与探索,2006(4):65-67.
4
陈科华.
中和思想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J]
.船山学刊,2016(1):55-60.
被引量:3
5
黄辉.
浅谈道德[J]
.学理论,2011(2):111-112.
6
陈宇波.
西部全面小康视野下的道德建设[J]
.西部论坛(陕西),2004,6(5):40-44.
7
周书灿,王清纯.
从《人物志》看刘劭的人才思想[J]
.齐鲁学刊,2000(2):112-115.
被引量:1
8
本刊编辑部.
激情五月 共谋发展[J]
.中国核工业,2009(5):1-1.
9
刘成典,王迩宾,冯吉宏.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秘书职业道德建设[J]
.秘书之友,1996(2):3-5.
被引量:1
10
颜中其.
司马光诗歌剖视[J]
.晋阳学刊,1986(6):67-70.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