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175,共4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共引文献10
-
1伍秋鹏.从考古出土烟具看明清时期吸烟习俗在中国的传播[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3(2):80-91.
-
2李晓方.清代赣南烟草生产的迅猛发展及其原因探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6(5):80-84. 被引量:6
-
3蒋慕东,王思明.烟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J].中国农史,2006,25(2):30-41. 被引量:16
-
4段伟.简评阿兰·贝克的《地理学与历史学——架起跨越鸿沟的桥》[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22(1):155-159. 被引量:2
-
5闫敏.明清时期烟草的传入和传播问题研究综述[J].古今农业,2008(4):99-104. 被引量:7
-
6王雨.近30年明清烟草传播问题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10):33-34.
-
7陈继峰,蔡凯旋,孙会,赵松辉,刘洪源,石礼森,郑亚楠.河南烤烟连作状况调查与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11):34-37. 被引量:10
-
8陶卫宁.清代烟草生产的消极影响与启示[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8(3):50-53. 被引量:3
-
9宋娟,陈青松.黄花烟传入中国问题再研究[J].农业考古,2024(1):166-174.
-
10韩光辉.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特点及其贡献[J].江汉论坛,2004(4):58-6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67
-
1赵心愚.清代川、滇、藏行政分界的档案文献及史料价值[J].民族学刊,2020,11(2):1-7. 被引量:3
-
2任萌,杨益民,仝涛,李林辉,赤列次仁,吴妍.西藏阿里曲踏墓地及加嘎子墓地可见残留物的科技分析[J].考古与文物,2020(1):122-128. 被引量:14
-
3蓝日勇.广西合浦上窑瓷烟斗的绝对年代及烟草问题别议[J].南方文物,2001(2):77-80. 被引量:3
-
4靳桂云,王传明,郑同修,高明奎,魏成敏.山东高青陈庄遗址炭化种子果实研究[J].南方文物,2012(1):147-155. 被引量:25
-
5陶卫宁.明清时期我国烟草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探析[J].农业考古,1999(1):229-231. 被引量:6
-
6史全生.英美烟公司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之争[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8,35(3):92-100. 被引量:8
-
7陈冬生.明清山东运河地区经济作物种植发展述论——以棉花、烟草、果木的经营为例[J].东岳论丛,1998,19(1):74-79. 被引量:10
-
8郑超雄.从广西合浦明代窑址内发现瓷烟斗谈及烟草传入我国的时间问题[J].农业考古,1986(2):383-387. 被引量:19
-
9任继昉.“茶烟”“烟草”解[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1):23-25. 被引量:1
-
10林仁川.明清福建烟草的生产与贸易[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3):30-38.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13
-
1袁利宏.近代早期烟草全球化与西欧殖民帝国的政府干预[J].全球史评论,2023(2):158-173.
-
2宋吉香.西藏考古出土粟类作物研究[J].中国藏学,2023(3):20-28.
-
3杉牧.2008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2):147-157. 被引量:2
-
4欧阳云.明清时期鼻烟文化的出现与发展[J].客家文博,2015,0(2):69-74. 被引量:2
-
5李昕升,王思明.近十年来美洲作物史研究综述(2004-2015)[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6(1):99-107. 被引量:25
-
6孙计平,吴照辉,李雪君,孙焕,丁燕芳,平文丽,李彦平.21世纪中国烤烟种植区域及主栽品种变化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2016,37(3):86-92. 被引量:33
-
7陶卫宁.清代烟草生产的消极影响与启示[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8(3):50-53. 被引量:3
-
8李昕升.近40年以来外来作物来华海路传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海交史研究,2019(4):69-83. 被引量:11
-
9达琼.西藏原始农业中的粟作探析[J].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22(2):38-58.
-
10李爽,时学双,张小村,孔凡美.大麦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分析与评价[J].大麦与谷类科学,2022,39(4):1-7. 被引量:2
-
1李富喜.一三四团滴灌技术获成功[J].当代兵团,2002,0(9):42-42.
-
2杨新华,方波.昌吉州东线加工番茄种植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13(3):39-40. 被引量:2
-
3张丽萍,张芳芳,王文艳,王小云.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养分特征的空间变异及影响因子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4,0(3):267-274. 被引量:3
-
4李志文.小粒种咖啡优质高效生态园配套技术[J].云南农业,2001(7):12-13.
-
5王韩玉.发展现代农业 打造新型农村[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8):273-273.
-
6魏建莹.“冬青稞—绿肥”复种的作用与意义[J].西藏农业科技,1989(3):49-50. 被引量:4
-
7邱家兴.稻瘿蚊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技术[J].江西农业科技,2004(2):37-38.
-
8周占先.建设新农村 创造新生活[J].吉林农业(下半月),2009,0(8):16-17.
-
9陈真真.服务优质的二道江粮库[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7):293-293.
-
10龚胜生.明清之际湘鄂赣地区的耕地结构及其梯度分在研究[J].中国农史,1994,13(2):19-31.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