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道德责任与社会责任——斯密与弗里德曼观点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Moral Responsibility of Enterpris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A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A. Smith and M. Friedman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2,共4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参考文献4
-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页.
-
2孙春晨.《"看不见的手"与经济伦理》[J].道德与文明,2000,(5).
-
3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商务印书馆,1986..
-
4Amartya Sen,On Ethics and Economic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pp.22~23,p.25.
共引文献15
-
1孙春晨.经济全球化与仁爱伦理[J].哲学动态,2004(9):8-13. 被引量:4
-
2程丽霞,孟繁颖.企业成长理论的渊源与发展[J].江汉论坛,2006(2):53-56. 被引量:7
-
3李俊江,侯蕾.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述评[J].江汉论坛,2006(9):30-33.
-
4韩立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市民社会概念(上)[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8(4):40-51. 被引量:35
-
5王海明.市场经济双刃剑论驳议[J].人文杂志,2008(4):1-6.
-
6燕波,王然,张耀辉.公民意识、公司价值和企业捐赠行为研究[J].南方经济,2009,38(5):3-13. 被引量:17
-
7徐宗祥.中央政府在产业重组中的价值取向及角色定位[J].求索,2010(5):91-93.
-
8胡培兆.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学风[J].经济学动态,2010(9):27-30. 被引量:1
-
9李颖雯,丁海珍,李海岚,陈淑梅.和谐社会建设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J].现代商业,2011(12):180-185. 被引量:1
-
10吉余峰.论金融自由化的理论基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2(4):75-8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83
-
1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被引量:7504
-
2张彦宁.企业社会责任的新内涵[J].企业管理,2005(1):9-9. 被引量:14
-
3周祖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形式与内涵[J].理论学刊,2005(2):58-61. 被引量:71
-
4张静中.论企业营销道德重建[J].理论探讨,2005(2):61-63. 被引量:4
-
5刘庆雪,何仲坚.论企业社会责任与市场竞争能力关系[J].企业经济,2005,24(4):79-80. 被引量:13
-
6惠宁,霍丽.企业社会责任的构建[J].改革,2005(5):88-93. 被引量:16
-
7企业公民与社会责任[J].上海企业,2006(1):17-19. 被引量:5
-
8田虹.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看企业社会责任[J].管理现代化,2006,26(1):23-25. 被引量:57
-
9张锐.社会责任:中国企业的必修课程[J].经济导刊,2006(4):72-77. 被引量:1
-
10叶祥松,罗海平.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与企业社会责任[J].经济导刊,2006(4):78-8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9
-
1刘辉.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驱动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4):131-135. 被引量:3
-
2张静中,蔡冬青.国际贸易与企业社会责任[J].理论探讨,2006(6):105-107. 被引量:6
-
3刘志坚.企业性质与企业的契约责任[J].学术界,2007(3):219-223. 被引量:2
-
4潘锦云,李晏墅.新农村建设: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新领域[J].江汉论坛,2009(2):138-141. 被引量:1
-
5张佑林.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及实施环境问题的对策[J].北方经贸,2009(11):104-107.
-
6张悦.浅谈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基于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1):36-37.
-
7沙彦飞,盛宇华,郭新强.高管团队社会责任取向异质性、程序理性与决策质量的关系——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29(1):112-118. 被引量:2
-
8郭少飞.“电子人”法律主体论[J].东方法学,2018,0(3):38-49. 被引量:134
-
9王莉,罗琳,王博雅.社会责任的创新价值:对弗里德曼、德鲁克和波特思想的回溯与省思[J].商业经济研究,2022(16):128-13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49
-
1佴澎,郑雯婕.新兴科技的法律挑战研究——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切入点[J].昭通学院学报,2023,45(2):72-76.
-
2林秀芹,郭壬癸.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正当性理论的挑战与应对[J].知识产权,2023(11):78-102. 被引量:8
-
3潘红艳,罗团.人工智能时代保险法的审视——基于对保险合同和保险监管的探究[J].政法学刊,2019,0(6):43-56. 被引量:1
-
4杨彩霞.从科幻到通过刑法的社会控制:人工智能涉嫌犯罪的刑事归责模式进阶[J].湘江法律评论,2023(1):101-122.
-
5张志坚.人工智能民事法律地位辨析[J].私法,2023(1):106-122.
-
6褚欣奕.人工智能法律人格的审视与规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1,37(S01):167-170. 被引量:2
-
7王风瑞.人工智能民事主体地位研究[J].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18(1):278-294.
-
8林少伟.人工智能法律主体资格实现路径:以商事主体为视角[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1(3):165-177. 被引量:5
-
9王子逊.物格理论视角下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J].网络信息法学研究,2020(1):215-236.
-
10朱静洁.智能机器人致人损害民事责任的困境及其破解[J].理论月刊,2020(1):130-137. 被引量:9
-
1总裁·学者[J].资治文摘,2009(2):13-13.
-
2杨子平.国外企业新一轮购并热浅析[J].化工管理,1999(6):8-10.
-
3穆瑞田.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J].经济管理,1998,24(12):31-32. 被引量:1
-
4郭俊华.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理论与现代化,2008(4):60-64. 被引量:2
-
5张秀敏.企业伦理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践意义[J].能源基地建设,1996(3):51-52.
-
6史晓燕.论企业的道德责任[J].中国集体经济,2009(4):33-36. 被引量:2
-
7王建,黄煦,胡克,栗欣.论矿山企业的道德责任与慈善责任[J].中国矿业,2017,26(4):94-98. 被引量:2
-
8凌平.自由主义的两种命运[J].经营者,2008(17):10-10.
-
9包永善.假冒伪劣商品现象探源[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30-33.
-
10邵军.孔子“信”伦理观念的管理价值[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5(3):1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