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气象因素对棉铃虫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1994年全国主要棉区棉铃虫发生动态调查资料分析,影响棉铃虫种群数量变动,气象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构成棉铃虫种群数量大幅度上升,食料是前提,虫源是基础,气象是关键。因此,掌握该地区的气温、降水量等气象因素,即可提高预测棉铃虫发生量和发生期的准确率。
作者
华尧楠
王厚振
肖云丽
机构地区
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
出处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8-40,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teorology
关键词
气温
降水量
棉铃虫
种群数量变动
分类号
S435.622.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6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04
参考文献
3
1
刘晏良,植物技术与推广,1994年,6期
2
李淑华,中国农业气象,1993年,1期
3
吴坤君,昆虫学报,1978年,4期,385页
同被引文献
96
1
郑曙峰.
2003年安徽省棉花减产原因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04,10(5):43-44.
被引量:2
2
高希武.
害虫对杀虫剂抗性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
.农药,1989,28(4):1-5.
被引量:6
3
傅建炜,林泽燕,李志胜,侯有明,尤民生.
黄板对蔬菜害虫的诱集作用及在黄曲条跳甲种群监测中的应用[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4):438-440.
被引量:54
4
张荣霞,张鹏,衣霞,冯彩波.
棉花适时早播的可行性分析[J]
.中国棉花,2005,32(2):42-43.
被引量:1
5
徐生海,甘国福.
二代棉铃虫卵在玉米田的分布规律调查[J]
.植物保护,2005,31(1):76-78.
被引量:3
6
李淑华.
气候变暖对病虫害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
.中国农业气象,1993,14(1):41-43.
被引量:37
7
孙立德,张殿香,薛大新,王春凤.
二代棉铃虫卵高峰期灰色灾变预测的初步研究[J]
.辽宁气象,1996(3):24-25.
被引量:1
8
魏义章,王贺军,唐铁朝.
一九九三年河北省棉铃虫发生与防治[J]
.河北农业科学,1994(1):30-32.
被引量:1
9
丁岩钦,张占川.
华北棉区玉米田三代棉铃虫种群动态及其对棉田发生为害的作用分析[J]
.昆虫学报,1994,37(3):305-310.
被引量:11
10
慕立义.
棉铃虫大暴发主导因素及对策[J]
.昆虫知识,1994,31(6):332-33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3
1
陈友祥,陈超,魏宏伟.
气候变暖与农业生产应对措施[J]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3):79-79.
被引量:5
2
傅建炜,陈沁,林泽燕,尤民生.
黄曲条跳甲田间种群发生的生态干扰[J]
.生态学杂志,2005,24(8):917-920.
被引量:9
3
孙立德,张殿香,梁志兵.
二代棉铃虫发生程度与气象因素的灰色关联优势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2005,26(3):187-190.
被引量:19
4
成兆金,薛晓萍,王建源,冯建设,李鸿怡,郑美琴.
山东棉铃虫发生发展气象预测模型[J]
.中国农业气象,2008,29(2):224-229.
被引量:10
5
路正文,王德锦,王建花.
临清棉铃虫气象预测模型[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2):121-123.
被引量:2
6
祁德富.
影响苜蓿蚜发生为害的主要因素分析[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5(1):55-58.
被引量:5
7
张勇,王华,申予鲁,刘学义,任瑞荣,梁思琪,徐占伟.
气温和降水对棉铃虫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J]
.农技服务,2009,26(6):47-48.
被引量:2
8
蒋菊芳,魏育国,刘明春.
石羊河流域玉米棉铃虫发生气象条件分析预测[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3):221-225.
被引量:5
9
王淑民.
厄尔尼诺事件对世界棉花生产的影响[J]
.中国棉花,1998,25(11):2-5.
被引量:2
10
于玲,杨彬云,相云,杨茂林.
不同气候年型棉铃虫气象指标系统的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2000,21(3):27-32.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104
1
陈立涛,王永芳,马继芳,董志平,刘敏,董航宇,刘莉,郝延堂.
夏季高温对冀南地区棉铃虫和玉米螟蛾量影响的观察[J]
.中国植保导刊,2019,0(12):43-46.
被引量:1
2
武金萍,王红霞.
数据挖掘技术在棉铃虫害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41-45.
3
芦光新,杨元武,马莉贞,谢永丽.
不同播期蚕豆蚜虫种群动态及防治的研究[J]
.青海草业,2002,11(2):5-7.
被引量:1
4
张荣霞,隋岩,张寅.
农作物生长期间土壤总贮水量变化规律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2009,30(S1):57-59.
被引量:1
5
李勇,周强,张润杰.
基于Oracle数据库的水稻病虫综合防治专家系统[J]
.昆虫学报,2005,48(1):151-154.
被引量:8
6
孙立德,张殿香,梁志兵.
二代棉铃虫发生程度与气象因素的灰色关联优势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2005,26(3):187-190.
被引量:19
7
娄国强,吕文彦,余昊,王登元,王运兵.
基于GS和GIS的春尺蠖种群分布动态研究[J]
.昆虫学报,2006,49(4):613-618.
被引量:21
8
吕昭智,田长彦,沈佐锐,程登发.
基于WebGIS的新疆棉区棉铃虫发生期预测[J]
.干旱区地理,2006,29(4):582-587.
被引量:2
9
张星.
主要气象灾害对福建粮食生产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2007,28(1):105-107.
被引量:43
10
季荣,李典谟,谢宝瑜,李哲,原惠.
基于沿海蝗区飞蝗卵块分布格局的土壤空间异质性[J]
.生态学报,2007,27(3):1019-1025.
被引量:9
1
曹长余,赵恒川.
农田害鼠数量变动及防治对策[J]
.植物保护,1993,19(5):45-46.
被引量:1
2
曹长余,王武才,赵恒川,高秀美,徐刚,吕忠厚.
农田害鼠数量变动及防治对策[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4,5(3):223-224.
3
金和年,李继培,郭松景,黄翠英.
麦田一代粘虫种群数量变动趋势及其原因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1989,18(3):13-14.
被引量:1
4
魏琴芳.
定西市马铃薯节本增效栽培措施[J]
.中国马铃薯,2006,20(5):298-301.
被引量:2
5
潘会明,史良才,李枝金,李长江,石方坤,雷万义.
粮食产量及气候条件对农田鼠类数量变动的影响[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6,7(5):377-379.
被引量:6
6
李磊,马华博,牛黎明,张方平,韩冬银,陈俊谕,符悦冠.
生境及气象因子对瓜实蝇雄成虫数量动态的影响[J]
.环境昆虫学报,2016,38(4):766-770.
被引量:7
7
太红坤,顾中量,段鸿娟,康敏,张菊兰.
云南芒市二化螟种群数量变动及气候因子的影响分析[J]
.中国植保导刊,2014,34(3):42-45.
被引量:2
8
任善军.
果园天敌研究新解析[J]
.果农之友,2016(12):1-3.
9
杨金生,杜正文.
生态环境对病虫与天敌种群数量变动的综合效应[J]
.江苏农业科学,1992,20(4):26-29.
被引量:1
10
刘莉.
柯街地区实蝇群落结构及其动态[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225-2227.
被引量:2
中国农业气象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