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升空:从“玉米、凉粉”等看新传媒时代新词语的创造与演化
被引量:5
出处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4-66,共3页
Rhetoric Learning
二级参考文献4
-
1张普.《关于大规模真实语料库的几点理论思考》.《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
2李熙宗,孙莲芬.《论略语》.《略语手册》,知识出版社,1986.
-
3曾光.《急性病因不明肺炎的研究与控制》.凤凰卫视,2003.4.26.
-
4胡范铸.突发危机管理的一个语用学分析——兼论语言学的研究视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4(6):51-57. 被引量:26
共引文献11
-
1彭学修.缩略语“非典”成因浅探[J].广西社会科学,2005(3):162-164.
-
2张晓芸.趋简避繁 以易易难——缩略语零翻译现象原因分析[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5(1):76-80. 被引量:8
-
3刘国柱.流行词“PK”分析[J].修辞学习,2006(2):54-56. 被引量:9
-
4许光烈.从“非典”词群的遴选看词语定型的理据[J].语言文字应用,2006(3):83-88. 被引量:1
-
5许光烈.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非典”[J].汉语学习,2006(5):45-46.
-
6陈宗伦.汉语中“字母词”的流行及其驯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00-102. 被引量:6
-
7黄秋凤.商标零翻译,译者基于文本功能的积极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4):114-116. 被引量:6
-
8陈晨.语言接触中的字母词[J].海外英语,2018(2):222-223.
-
9汪春春.非典与疫病研究:对五个关键视角的回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5(4):119-128.
-
10徐芳.英语科技术语零翻译探析[J].海外英语,2024(9):4-6.
同被引文献23
-
1秦莉.从“学”字看汉语词义的发展[J].文教资料,2007(2):75-76. 被引量:2
-
2程训令.娱乐词汇的性质、特点及建构意义[J].文教资料,2006(20):184-185. 被引量:1
-
3曾常红.试论现代流行语流行的基本条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2):100-103. 被引量:15
-
4程荣.试谈词语缩略[J].语文建设,1992(7):15-18. 被引量:11
-
5翟颖华.流行文化对流行语的影响和渗透[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1(2):78-80. 被引量:3
-
6李树新.论汉语称谓的两大原则[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5):77-82. 被引量:52
-
7徐盛桓.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1):59-67. 被引量:89
-
8李水仙.关于新词新语的思考——由“作秀”说起[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4):87-89. 被引量:4
-
9杨玉国.“秀”的变异——新词汇意义和新语法意义浅析[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5(9):11-14. 被引量:5
-
10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4(6):54-64. 被引量:1816
引证文献5
-
1荆莉.探析汉语缩略语的简缩理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1):61-64. 被引量:4
-
2赵会.从“粉丝”、“玉米”、“作秀”看汉语词义的发展[J].宜宾学院学报,2009,9(4):108-110. 被引量:3
-
3任炯,房慧.从模因理论视角看流行词语的衍生和语义变异[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2):95-97. 被引量:5
-
4崔少娟,陈李茂.新兴称谓语“亲”的流行及其使用中的局限性[J].文教资料,2015(27):21-22.
-
5王颖.“八卦”新义项的多角度探索[J].青年文学家,2012,0(15):179-181.
二级引证文献12
-
1章楠.简论网络词语“亲们”产生的机制及动因[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3):114-114. 被引量:5
-
2张传强.从“粉丝”、“玉米”、“作秀”看汉语词义的发展规律[J].商,2012(23):193-194. 被引量:1
-
3郭国权.20世纪50年代以来缩略语研究述评[J].求索,2011(1):201-203. 被引量:5
-
4勒孚作.从模因论视角解读强势网络流行语“杯具”的语义生成与变异[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11):105-106. 被引量:2
-
5刘梅丽.汉语网络流行语之认知解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6):147-149. 被引量:2
-
6陆小英.析从模因论角度看手机短信语篇的互文性[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4(1):4-5.
-
7张福龙.谈“亲”的语义外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1):52-55.
-
8于全有.近十年来汉语“迷”类新词语研究状况综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0(6):90-93. 被引量:1
-
9石雪.从“粉丝、玉米、做秀”等现象看词汇意义发展的规律[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2):285-286. 被引量:1
-
10朱志勇,李瑾皓.模因理论视角下的“X狗”词族探析[J].昭通学院学报,2021,43(4):57-61. 被引量:1
-
1邹汉明.短歌 独响(外一首)[J].诗刊,2013(3):70-70.
-
2田运生.乡村语文教学不能排拒网络新词[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8(11):21-21.
-
3罗靖.《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的增词问题[J].泰山学院学报,1996,21(2):207-210. 被引量:1
-
4周红玉.“粉丝”的力量有多大[J].新经济导刊,2006(19):71-72.
-
5刘丹.浅谈当代汉语新兴表达形式的生成动因[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6(5):60-61.
-
6郭继懋,代严严,李惠红.“不可能不”出现的语义背景[J].南开语言学刊,2011(2):65-69. 被引量:1
-
7黄瑶.“给力”,因何给力?[J].新闻爱好者,2012(4):22-23.
-
8王安石.元日[J].语文世界(上旬刊),2003(2):15-15.
-
9任自峰.试析脱口秀中的语用预设——以《艾伦脱口秀》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116-119. 被引量:5
-
10侯夷.春天在哪里[J].党的生活(河南),2010(3):14-14.
;